美澳官員同框 專家:利臺固邦誼
賴清德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臺北時間12月3日上午抵達馬紹爾羣島,他出席馬紹爾羣島及臺灣駐馬國技術團市集,參觀當地編織手工藝品、水耕蔬菜和仔豬展示區,過程中喝了椰子汁,更喝了林投果威士忌。(曾薏蘋攝)
賴清德總統首度出訪南太平洋三友邦,3日抵達馬紹爾羣島,並赴該國國會演說,罕見的是,澳洲駐馬紹爾大使及美國駐馬國副館長也到場。學者認爲,中共近年在南太拉攏不少國家,美、澳官員與賴同框具象徵意義,可呈現兩國相當重視中華民國與馬紹爾的邦交關係。
美國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及我邦交國馬紹爾羣島、帛琉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FA),允許美國在協定涉及地區採取軍事行動,隨着印太地區地緣政治升溫,該協定更顯重要,也影響美國在區域內採取的戰略。
臺大政治系專任副教授陳世民分析,馬紹爾羣島對美國有重要戰略地位,近年中共在南太拉攏不少國家,美中在南太區域有戰略競爭成分,相信美、澳在協助我國鞏固與南太島國的邦交方面出了不少力。
他認爲,澳洲駐馬紹爾大使及美國駐馬國副館長列席聆聽賴清德在馬紹爾國會的演說,可呈現美澳支持中華民國與馬紹爾邦交關係,避免中國勢力擴大。
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也指出,美、澳在馬紹爾最大隱憂就是中國跟南太平洋國家的軍事協議,澳洲過去長期將南太島國視爲自家後院,但現在態度會更謹慎。他指出,美、澳駐馬紹爾官員列席賴清德總統演說,一方面出自禮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賴清德藉這次出訪,以總統高度與美、澳等國家討論相關合作,恐怕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