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I基建火 公衛代價高

最新研究顯示,Google等科技巨擘使用資料中心的頻率愈來愈高,過去五年可能讓美國付出逾50億美元的公共衛生相關代價。 路透

最新研究顯示,Google等科技巨擘使用資料中心的頻率愈來愈高,過去五年可能讓美國付出逾50億美元的公共衛生相關代價,凸顯興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帶來的危害日益增加。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研究顯示,資料中心運作需要大量能源,這些能源衍生的空氣污染一直與癌症、氣喘及其他相關疾病息息相關。研究估計,2023年治療與這類污染有關疾病的成本爲15億美元,比一年前增加兩成,2019年以來總成本達到54億美元。

資料中心大量消耗的電力通常來自會造成污染的化石燃料,備用發電機的燃料往往也是會污染空氣的柴油。不僅如此,晶片等硬體的廢棄物也可能釋出有害化學物質,衝擊環境。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副教授任紹磊說:「和碳排放不同的是,資料中心在一個地區對健康帶來的危害,無法被其他地區的較清新空氣抵銷。」

Google可能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業者,2019至2023這五年帶來的健康成本估計26億美元,微軟以16億美元居次,第三名是Meta(12億美元),這些企業的公共衛生相關成本都逐年上升。亞馬遜等其他業者未納入分析,原因是未公佈爲危害建立模型需要的重要數據。

針對研究結果,Google、Meta和微軟都宣稱備用發電機使用率低於研究預估水準。Google表示,這項研究高估健康成本,而且未把在營運據點周遭市場採購的乾淨能源納入考量。微軟則強調正專注於爲該公司進駐的社區,創造巨大的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隨着業者競相開發生成式AI,公共衛生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及Meta今年AI支出可能突破3,200億美元,高於2023年的1,5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