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C-130J試射「黑箭」巡弋飛彈 提升任務彈性
美軍近期運用AC-130J砲艇機,展開「黑箭」小型巡弋飛彈的投放測試。(取自萊多斯公司影片截圖)
「黑箭」可安裝在裝載臺型發射管中,由AC-130J砲艇機投放,提升打擊任務彈性。(取自萊多斯公司影片截圖)
AC-130J配備「黑箭」後將搖身一變,從密接支援任務平臺轉換成距外打擊武器載臺。(取自DVIDS網站)
「黑箭」兼具低成本與可快速量產優勢,可有效滿足美軍在印太地區作戰需求。(取自萊多斯公司網站)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5日報導,美國萊多斯(Leidos)公司研發的「黑箭」(Black Arrow)小型巡弋飛彈(SCM),近期持續與美國空軍AC-130J砲艇機進行整合測試,其兼具低成本與模組化設計優勢,可望大幅提升距外打擊任務彈性。
萊多斯公司於3月底公佈影片,證實「黑箭」自去年11月起,與AC-130J砲艇機搭配展開測試,其運用母機後部艙門的裝載臺型發射管(Ramp Launch Tube,RLT)搭載升空,在脫離發射管之際,首先開啓尾部「X」型小型彈翼、維持飛行穩定姿態,隨後則張開摺疊彈翼並啓動發動機,加速飛往目標。測試結果顯示,「黑箭」除具備可靠飛行穩定性,也能整合戰鬥管理系統(BMS)並接收訊號,提升飛行路徑與終端導引精確性。
報導指出,美軍特戰司令部(SOCOM)、美國空軍特戰指揮部(AFSOC)先前曾與萊多斯公司簽署「合作研究與開發協議」(CRADA),尋求開發可快速量產的小型巡弋飛彈,該計劃推出的「黑箭」,被定位爲低成本的「彈性任務投放平臺」,其全重約200磅(約90公斤),最大航程可達740公里,並可搭載高爆彈頭或不同酬載,執行動能或「非動能式」(non-kinetic)作戰任務,還保留後續升級空間。
萊多斯公司表示,「黑箭」除C-130系列之外,也可運用「迅龍」(Rapid Dragon)特殊貨盤,或由固定翼機搭載發射管操作,大幅提升操作彈性。此外,由於特戰司令部曾於2021年公佈需求,要求新武器須配備「多模式尋標頭」、以及「戰況覺知資料鏈路」(SADL)與Link-16資料鏈整合能力等先進指標,因此「黑箭」今年也將投入密集測試,藉由驗證相關指標,滿足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防衛作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