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輛電動汽車就有2個充電樁,我國建成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週二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
王宏志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能源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佔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綠色低碳發展舉世矚目,我國成爲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
王宏志首先提到,“十四五”前四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已達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預計五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年度用電量。我國加快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了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國發電量超10萬億千瓦時,佔全球1/3,能源生產總量摺合約50億噸標準煤,佔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應“量足價穩”。
另外,他提到,“十四五”時期,我國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先後突破1億、2億、3億千瓦關口,實現臺階式躍升發展,發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能源轉型是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68億千瓦,同比增長99.3%,約佔新增裝機的91.5%;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799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5.6%,約佔全部發電量的39.7%。
此前印發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持續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王宏志還提到,新能源等技術裝備領跑全球,新能源專利數佔全球4成以上,光伏轉換效率、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短短几年,新型儲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王宏志在當天的發佈會上還提到,“十四五”期間,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重構,市場活力加快釋放,電力市場註冊經營主體已達97萬家、是2020年的5倍。出臺促進能源民營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絕大多數的光伏設備製造企業和60%以上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有的核電項目民營企業參股比例達到了20%。
今年4月發佈的《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從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提升能源政務服務水平等三方面,提出支持投資建設能源基礎設施等十條舉措,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引導民營經濟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中做大做優做強。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徐欣表示,《舉措》出臺後,將進一步助力打造能源領域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民營經濟成爲能源低碳轉型、能源安全保障、地方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