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月CPI年增率重回3% 支持Fed長期維持利率不動
美國1月CPI重回到3%水準,恐讓聯準會(Fed)將長時間維持利率不動。(示意圖/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首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出爐!受到住房成本居高下,意外推高1月CPI重回到3%水準。外界指出,通膨面臨逆轉風險,加上就業市場持續強勁,恐讓聯準會(Fed)將長時間維持利率不動。
這份意外火熱的CPI數據發佈後,美股主要指數跳水、美債再遭拋售、指標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破4.6%大關,美元指數急升至108.43,此外恐慌指數也升抵一週高點至17.11。交易員目前已把Fed下次降息時間從9月延後到12月。
美國勞工統計局12日公佈,今年1月CPI年增3%,高於預期與前月的2.9%;月增率爲0.5%,也超出預期的0.3%與前月的0.4%。
排除波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後,1月核心CPI年增率3.3%,市場預期爲3.1%、前月增幅爲3.2%;至於月增率爲0.4%,也高於市場預期的0.3%增幅及前月的0.2%。
該機構指出,住房成本仍是推高通膨的主要因素,1月上漲0.4%,高佔整體漲幅的三成左右。
1月食品價格也上漲0.4%,其中禽流感問題持續,導致蛋荒危機加劇,並帶動雞蛋價格暴漲逾15%,創下2015年6月以來雞蛋價格的最大漲幅。
分析師認爲,根據往年數據顯示,1月CPI通常高於預期,尤其是在疫情後的三年時間更爲明顯,這也凸顯歲末年初之際,物價重新調整的幅度不小。此外企業也可能因預期進口商品將被徵收更高、更廣泛關稅而先發制人在上月調高價格。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外界擔憂他所推出的關稅政策可能重新引發物價壓力,也使得經濟學家相繼調高通膨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從上月起還更新消費權重與季節性調整因素,希望能夠更確實反應物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