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打響! 大陸不買美牛了:進口量逼近於零
▲大陸超市裡的牛肉。(圖/CFP)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衝突升級,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對大陸出口資格於3月16日到期。截至3月20日當週,美國對大陸的牛肉出口量幾乎爲零。
《路透社》報導指出,牛肉是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升級的例證之一。美方挑起貿易爭端後,中方對美國肉類和其他商品加徵關稅,使這些產品對中國買家的吸引力下降。
據美國牛肉貿易商和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稱,3月16日,中方更新了數百家美國豬肉和家禽加工廠的出口註冊,使這些企業的對大陸的出口資格在最後一刻得到延長,可以繼續向中國供應肉類產品。不過,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資格仍在16日到期,至今尚未續簽。
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說,因此,美國出口商和中國買家不願意就資格到期後生產的美國牛肉達成交易,因爲不確定這些牛肉是否能獲准交貨。他說,「沒人願意讓產品面臨風險。」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當週,美國對大陸的牛肉出口量幾乎爲零,僅爲54噸。前一週的銷量也很低,僅爲192噸。
此前,從2月中旬到3月初,連續四周的每週銷售量都接近或超過2000噸。貿易商表示,對大陸的出口資格的不確定性導致業務降溫。
報導提及,中國需求的下降,對美國肉類加工企業造成打擊。
據《路透社》,2024年,美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肉類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佔到中國肉類進口總量的9%,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
美國貿易數據提供商Global Agritrends指出,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約17萬噸牛肉。他表示,對大陸的出口資格到期相當於「事實上的禁令」,這讓許多美國出口商和貿易商感到緊張。
川普上任後對自大陸進口的商品加徵20%關稅,中方迅速進行反制措施,3月10日開始,對原產於美國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徵1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