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磋商副閣揆五度赴美 盧特尼克拋出新論調 經貿辦:審慎以對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已悄悄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圖爲鄭麗君(右)先前赴美時,與盧特尼克(左)合照。圖/行政院資料照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很快將與臺灣簽署貿易協議。據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已悄悄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目標爭取關稅再降低、稅率不疊加,並將對等關稅、232條款一併協商,外界預期也將觸及投資美國議題。

外媒報導,盧特尼克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即將與臺灣達成貿易協議,他並拋出半導體制造臺美「五五分」,意即臺灣生產50%、美國生產50%,爲產業界投下震撼彈。

對於鄭麗君是否已赴美,府院昨(29)日低調未證實。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僅表示,臺美雙方持續積極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有談判相關資訊可說明時,將再適時向國人報告。

至於盧特尼克拋出「五五分」說法,經貿辦昨日低調錶示,不評論美方說法,政府會審慎以對。經濟部表示,對美諮商談判由行政院統籌,目前談判仍持續推進中,經濟部將配合政院,並與產業界保持密切聯繫,密切注意未來動向。

鄭麗君前次赴美談判是在7月21日,相隔近兩個月,近日再次率團赴美,這也是對等關稅上路後,談判團隊首度赴美磋商。據瞭解,此次團隊規模較過往更小。據指出,此次赴美並非總結會議,會商着重對等關稅能否並同232條款共同處理,以及我方可能以類科學園區模式赴美投資,如何執行,也須與美方討論。

據透露,美方關注臺灣半導體供應鏈是否與臺積電共同赴美投資,如何讓臺灣產業聚落在美紮根,爲我方創造投資條件,爭取類似科學園區模式會是可能做法。

對於此次會議能否獲得最終結果,相關人士分析,機率不高;當前,美國總統川普尚未完整公佈232條款適用範圍,相關措施也待美方說明,加上美中貿易談判尚在進行,10月底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還有川習會,臺灣關稅若要掀牌,可能要待美中達成協議後纔會明朗,11月較有可能。

回顧臺美談判過程,川普在今年4月2日拋出對等關稅震撼彈後,臺美雙方在4月11日召開首次視訊會議,5月1日在華府進行首輪實體磋商,後續分別在6月25日、7月8日、7月21日當週與美方當面協商,但尚未召開總結性會議。

隨着8月7日對等關稅上路,臺灣被美國課以20%暫時性稅率,且稅率疊加,至今尚未有進一步進展。

盧特尼克曾於9月11日首度提及,美國將與臺灣達成「重大協議」,近日受訪時除了重申臺美協議就快達成,更拋出臺美半導體制造「五五分」,外界關注臺灣談判進展與相關籌碼如何取捨。

延伸閱讀

臺美晶片製造「五五分」 專家:美試水溫 拉高談判籌碼

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 外媒:尋求擴大與臺積夥伴關係

學界看「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論調 邱達生:包裹糖衣的勒索

學界看「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論調 詹文男:要拋棄矽盾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