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大師贈臺東星空羅盤柱!貝殼柱眼連結土地情感
臺東縣南島支架大洋舟航海協會理事長江伊茉(左一)說明「星空羅盤Pou Haere」的文化背景與象徵意義。(臺東縣政府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紐西蘭造舟大師 Heemi Eruera 率隊來臺進行文化交流,偕同臺東工藝職人制作「星空羅盤雕刻柱 Pou Haere」,其「柱眼」以海鮮餐廳食畢貝殼製成,象徵與臺東土地的連結。作品今(7)日致贈臺東縣政府,未來將陸續完成東、南、西、北4方位柱,預計於2026年臺東博覽會全貌亮相。
致贈儀式中,由Eruera吟唱開場,並依毛利傳統進行「hongi」碰鼻禮祝禱,臺東縣長饒慶鈴亦共同行禮,象徵尊重、友誼與文化連結,同時表示對南島文化交流的肯定與祝福。
紐西蘭造舟大師Heemi Eruera(左二)致贈臺東縣政府「星空羅盤雕刻柱Pou Haere」,由縣長饒慶鈴(右二)代表受贈。(臺東縣政府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臺東縣南島支架大洋舟航海協會理事長江伊茉說明,「Pou Haere」一詞源自毛利語,其中「Pou」意指「柱子」,「Haere」則指「行走、旅程」,由 Eruera率領毛利文化團隊、公東高工師生與臺東工藝職人協力完成,是全臺首座星空羅盤雕刻柱。
「Pou Haere」柱體圖紋結合紐西蘭印象與臺東元素,其中「眼睛」部分,是以富岡海鮮餐廳食畢的貝殼製成。日前立柱儀式於活水湖觀星坡舉行,並朝向紐西蘭,未來立柱將作爲教材,可移動展示與教學使用。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推廣科長廖蕭龍笙表示,此次創作靈感來自紐西蘭著名的「Matariki之眼」,又稱「昴宿之眼」,爲半徑約50公尺的星空羅盤石柱,象徵古老航海時代依星辨位的智慧與文化信仰。
江伊茉表示,明年可望完成首批4座方位柱,長期目標則是建構16至32座方位的完整星空羅盤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