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未來誰來顧?律師揭:臺灣飼主必學的「寵物信託」
隨着毛小孩被視爲家庭成員,如何在飼主離世或無法照顧時,確保寵物獲得妥善安置,成爲日益受到關注的議題,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在世界動物日(10月4日)舉辦「好伴講座-誰能照顧留下的牠?」專題活動,從生活與法律兩大面向,探討飼主如何爲寵物安排未來照護。(高雄市農業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隨着毛小孩被視爲家庭成員,如何在飼主離世或無法照顧時,確保寵物獲得妥善安置,成爲日益受到關注的議題,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在世界動物日(10月4日)舉辦「好伴講座-誰能照顧留下的牠?」專題活動,從生活與法律兩大面向,探討飼主如何爲寵物安排未來照護。
講座聚焦三大主題,包括「照顧人選的安排」、「寵物遺產與遺囑的法律運用」及「選擇合適的託管人」。
均法國際法律事務所謝騏安律師指出,國外已有「寵物信託」制度,例如美國與日本,能讓主人透過資產指定方式,保障毛孩生活;雖然臺灣法律仍將寵物視爲財產,無法直接成爲遺產受益人,但仍可透過遺囑或信託,指定資源交由受託人,確保寵物後續生活不虞匱乏。
不少參與者表示收穫良多,有人直言「原來寵物也能規畫專屬遺囑,這讓我安心許多」,也有高齡飼主感性分享「如果我先走,希望狗狗還能有人像家人般照顧,不讓牠孤單」。
農業局長姚志旺則強調,飼主常避談寵物未來安排,但毛孩陪伴我們多年,也值得獲得善終與保障,期盼透過講座讓更多市民提前規畫,確保毛小孩在人生終點之後仍能獲得愛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