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最在意總價?專家提5細節最容易忽略:大幅影響未來轉手行情
買房示意圖/Ingimage
買房是開心的事,但爲什麼,有些人在買完之後,反而會後悔呢?其實,買房的路上,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地方,一旦沒有留意,很可能就會成爲日後的遺憾。
今天想跟你分享,買房時的五個小提醒,陪你一起避開那些可能讓人哭哭的關卡!
1. 總價、單價,一樣重要
看過很多人在看房時,容易落入兩種迷思:一種是隻看總價、另一種是隻看單價。
只要總價符合預算,就認爲可以出手,卻沒有細看單價,忽略了這間房子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單看單價,因爲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後,大家很在意單坪價格,覺得只要買在行情內,甚至便宜一點,就是「買得好」。
但其實,除了單價,總價也同樣重要!因爲總價,直接影響未來轉手時,能吸引哪些買方族羣。
買房前,記得評估:
不只買得合理,更要買得聰明。
2. 還款的現金流,準備好了嗎?
這是最現實、卻也最容易高估的一環。尤其在低利率時代,或是申請了新青安貸款補助時,常常讓人誤以爲自己的還款能力「絕對沒問題」。
但貸款是場長跑,動輒二三十年,試着用更保守的角度去試算──如果未來升息,我的現金流還撐得住嗎?
如果希望保有理財的餘裕,一開始申請貸款時,就要善用理財型房貸,替自己留下一點彈性空間。
買得安心,比什麼都重要。
3. 時間,真的就是金錢
很多人會想:「房價太高了,不如買遠一點」,省點錢,但住得遠,意味着通勤時間變長,生活品質也可能慢慢被消磨。
如果可以,真的建議:
而且別忘了——通勤時間跟距離,不一定成正比,選擇交通工具與動線順暢,比單看公里數更實際。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買房時,別隻算錢,也要好好算「時間成本」。
4. 你換屋的機率,可能比想像中高
很多人買第一間房時,總會想:「我要一次到位,一住就住到老」,但人生的變數,往往比我們預期得多,也許是結婚生子,也許是工作變動,也許是父母需要同住……換屋,其實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快到來。
所以,第一次購屋時,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一定要一次就完美到位,每一間房子,都是未來更靠近理想生活的墊腳石。
只要買得好、養得起、符合現階段的需求(建議以6年爲單位來規劃),又有機會增值,自然能爲未來的換屋鋪好路。
5. 就算長期持有,也要想好未來的出場方式
這是很多人問過我的問題。
所謂「出場策略」,指的是:在買房的那一刻,就開始爲未來做打算。
問問自己:
不是等到要賣時,纔開始煩惱,而是在買進時,就替未來的自己,想好一條順暢的路。
這也呼應到第一個提醒:無論總價、單價,地點、產品定位,每一個小選擇,都在影響未來的可能性。
這五個提醒,看似小地方,但一個小小的忽略,都可能影響到資產的增值空間,更影響到你對於這間房子、這段生活的滿意度。
買房是人生大事,多一分細心,多一分前瞻,就能讓自己的每一次選擇,都穩定而踏實。
◎本文內容已獲邱愛莉-安居樂業,財務自由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