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vs租房?他推「租買混合」…網搖頭:隱藏成本都沒算到

一名網友建議大家「租買混合」減輕房貸壓力。 示意圖/ingimage

房價高漲的時代,究竟該咬牙買下一間房還是選擇租房一生?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搖頭指出「租買混合」也是一種良方!原PO以四種方式分析利弊,然而貼文發佈後網友搖頭「真的是買不起才租房啊」。

原PO以「一位臺灣的單身上班族,收入來自薪資,居住地選擇高雄、雙北,房貸八成,利率3%」爲例。假設買房住高雄一間約350萬公寓,月付房貸16000。對比另一個方案租房,若住臺北市有電梯的兩房,房租21000,雖然後者每月支出比上者多5000,但住臺北又有電梯,生活品質好很多,他點頭表示其實也值得。

不過最推薦的還是租買混合,他假設,如果買下高雄租臺北,房貸還是16000但租人15000,自租臺北21000現金流變成負22000。或是買新北租臺北1300萬房,房貸45000租人50000自租21000現金流變成負16000。他強調「房貸不是隻還息,也還本,還本等同儲蓄」,建議大家導入不同的思考模式, 可以無形中減輕經濟壓力。

貼文下方網友紛紛回覆「我幫你做總結:買、買、買」、「儲蓄只有定存或活存,沒有投入股市的話的確是可以買房啦,差別在買房出租房要花心力管理房客」、「問題就是1300萬的房子,租金收不到5萬,正常行情大約收租2萬多不到3萬,所以整個都不成立了」、「一南一北實際上管理成本就很高,除非都丟代管」、「很多都是假設性打贏,空窗期有算嗎?維修成本持有成本有算嗎」、「當然不能賣掉算阿,你現金流就是要嘎得過去,嘎不過去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