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超臺積電聯發科藏殺機?外資竟大玩「3手策略」 逢低買2類股 借力使力「崩盤變翻盤」
美國總統川普再提稅改與關稅,加上美元走弱,高盛預期美元續貶,帶動臺幣升值壓力。(本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再提稅改與關稅,加上美元走弱,高盛預期美元續貶,帶動臺幣升值壓力。法人示警,臺幣升值恐壓縮出口股獲利,臺積電(2330)、聯發科(2454)Q2財報恐現匯損,同時,外資現貨雖買超,卻大舉加碼元大臺灣50反1(00632R),臺指期空單更創新高,顯示臺股震盪風險升溫,但同時也能關注AI與CPO族羣,把握逢低佈局契機。
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指出,臺幣升值對出口導向的科技股影響不容小覷,尤其第二季財報即將公佈,部分企業恐出現匯損壓力,短期恐衝擊市場信心;以臺積電爲例,內部預估,臺幣每升值1%,將導致營業利益率下降0.4個百分點;聯發科則預期,毛利率將因匯率波動而下滑約0.4個百分點。
除了基本面壓力,外資動向亦成市場關注焦點。儘管外資近期現貨市場呈現買超,但觀察細項,卻大幅買進反向ETF元大臺灣50反1(00632R),累計買超張數超過50萬張,同時,臺指期貨的外資淨空單已攀升至55,211口,創歷史新高,種種跡象暗示外資並未全面看多臺股。
江國中提醒,要留意外資的「三手策略」,包括一、買超現貨拉擡股價吸引散戶進場;二、利用高水位空單,在遇利空時伺機補空賺價差;三、臺幣升值亦讓外資在匯差上獲利,達到整體資金效益最大化;綜合上述分析,若臺股在7月16日臺指期結算前出現利空,外資不排除「殺現貨、補空單」,恐加劇短期盤勢波動。
(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關稅10%無望!臺灣恐遭課32%?「郭智輝一席話驚曝談判進度」臺股清明大慘案疑慮再起
月領1萬門檻大降!最新「月月配」投入資金曝 專家:開除老闆比以前更容易
央行打炒匯下猛藥!不讓錢停留太久「外資要改成T+1?」最慘後果曝光:藥到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