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放寬「45歲-59歲」可自費打 血清流病調查見抗體衰退

▲麻疹疫苗建議接種對象放寬,圖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疾管署監測今年國內麻疹本土、境外移入病例皆創下六年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疾管署2019-2020年國民免疫力長期調查研究結果發現,1966年後出生世代的麻疹血清陽性率都低於95%,經過專家會議討論,決定擴大麻疹疫苗接種建議對象,讓45歲-59歲具較高風險的成人如不具有麻疹免疫力,也可自費接種疫苗。

疾管署統計,我國今(2025)年截至5月19日,累計36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其中12例爲國內感染病例,另24例爲境外移入病例,均自越南移入;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爲近6年同期最高。因應此波疫情,疾管署召開ACIP專家會議討論麻疹疫苗接種建議。

羅一鈞指出,根據疾管署2019-2020年國民免疫力長期調查研究結果,我國成人麻疹血清陽性率大致隨年齡遞增,1965年(含)以前出生的民衆,屬麻疹自然感染世代,血清抗體陽性率高達97%以上,如非免疫不全者,可視爲具有麻疹免疫力;但1966年(含)以後出生世代的血清陽性率則均低於95%且隨年齡降低而遞減,甚至最低僅有42%。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圖/疾管署提供)

羅一鈞說明,專家考量民衆旅遊風氣盛行、抗體保護力下降,還有醫療航空業等特定族羣高暴露風險,決議修訂MMR疫苗接種建議。針對將前往疫區、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工作會頻繁接觸外國人等具較高風險成人可「自費」接種麻疹疫苗建議年齡,由原本1981年(含)以後出生,放寬爲1966年(含)以後出生,如不具有麻疹免疫力,建議補接種1劑MMR疫苗。

也就是說,原本建議年齡爲20歲-44歲,現在再往上放寬至59歲,45-59歲成人爲新增對象。羅一鈞表示,這次新增對象主要涵蓋了「壯世代」,也就是 1966 到 1980 年出生者。根據統計,在今年 24 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中,有 4 例就是落在這個年齡層,顯示此年齡族羣可能處於免疫空窗期。

羅一鈞指出,目前國內自費MMR疫苗尚有2.1萬劑,另有1萬劑於4月中旬進口正在檢驗封緘作業中自費疫苗供應漸趨穩定,近期欲前往越南等麻疹疫情地區旅遊的20-59歲民衆,如不具麻疹免疫力(例如麻疹抗體檢驗陰性)或不確定自己是否具有麻疹免疫力,可諮詢醫師評估自費接種1劑再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