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害臺軍工輸南韓?謝金河遭網打臉悄刪1句
經國號戰機。(資料照片)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提及,南韓軍工產業迅速崛起,並舉例指韓華航太的崛起「最早是臺灣漢翔有一批人,在時任總統馬英九決定停產IDF後,整個團隊被韓國挖走」;但此文遭網友質疑,經國號早在李登輝執政時就關閉產線,與馬英九無關。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也留言建議謝金河對馬英九道歉。謝金河隨後解釋,這是引用2015年的相關報導,不過也將文中馬英九相關字句刪除。
謝金河19日在臉書發文,臺灣人均所得追上南韓、臺積電打敗三星、臺股自2020年連續上揚,每年都超過南韓,這都讓臺灣人很欣慰,但南韓的影視、音樂等產業,臺灣始終追不上。謝金河提到,南韓今年誕生軍工產業,到去年底止,南韓的軍工產業製造能力排名世界第八,但南韓去年拿到波蘭58億美元的K2坦克及K9自走炮,躍升爲全球軍火貿易出口增長第二名的國家。
謝金河也提到,韓國股市今年上漲都是軍工股,其中「韓華航太」今年上漲58%,是漲幅第三名,去年也搶進全球100大軍工企業。
但謝金河在文中指稱,「韓華航太的崛起最早是臺灣漢翔有一批人在馬總統決定停產IDF後,整個團隊被韓國挖走,如今南韓收成,臺灣還在掙扎」;謝金河還質疑,目前政府執政不過半,也使漢翔,亞航,龍德造船,中信造船,臺船腳步放慢,臺灣失去發展機會,這個落後值得關注!
不過有網友打臉,「經國號最後一架出廠的是1999年,隔行如隔山,社長對軍事不懂也不要瞎扯」、「李登輝時代早就生產完畢,哪有什麼馬英九停產?」「還在馬總統,2000年就已經沒有生產了」。
馬英九辦公室執行長蕭旭岑也留言,社長是資深媒體人,講話應該根據事實,本於公正立場評論。已經有這麼多軍事專家指正本文關於馬總統的謬誤指控,歷史事實也有還原,建議社長應該修正臉書內容,並向馬前總統道歉;「我深信您應該不是,也不希望被視爲側翼或認知作戰的一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