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愛人者先愛自己

2025《封面故事》第2期:馬伊琍(來源:本站娛樂專稿)

《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正在熱映,這是一部僅憑海報就能讓觀衆引發無限好奇的影片,也是讓許多觀衆在影院深感共鳴的誠意之作。

馬伊琍在影片中飾演的人物叫王霜,是母親,也是教練。故事圍繞着一對花滑母女展開,將懸疑劇情包裹下的親子傷痛一步步剝開呈現,引人思考。

《封面故事》對話馬伊琍,和她聊聊角色的內心世界。

記 者:《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進入你的視野的?

馬伊琍:在開機前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收到了這個劇本,當時我讀得時候非常流暢,一氣呵成。最吸引我的是,它是少有的我看見寫中國現代母女關係的一個故事。

記 者:你是在什麼時候知道女兒會由張子楓來飾演的?

馬伊琍:一早就知道了,因爲是先定的她,她是故事裡最重要最核心的那個角色,而且她已經提前半年在進行滑冰訓練了。

記 者:剛知道是她(張子楓)演的時候有覺得你倆像嗎?

馬伊琍:我一直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好的地方就是,至少(我們)看起來像是一對母女,而不是我跟其他的女孩子在一起完全就不像有一些連接的那種,我想的是沒有違和感。

記 者:和張子楓合作之後的感受如何?

馬伊琍:子楓是個很好的演員,她很少說話,我想她應該大部分的時間可能都沉浸在自己的那個角色裡面,她也是一個接納度比較強的人。她很小就開始做演員了,非常有禮貌,除了江寧這個角色之外的部分,她是一個乖乖女的感覺。

記 者:拍戲的過程中哪一幕有沒有讓你覺得最心疼,或是很難以喘息?

馬伊琍:其實裡面每一幕都是,尤其她在訓練的時候,最心疼的應該是第一次拍我訓她的一場戲,我挑她的毛病,最後把那個水杯的蓋子朝她身上扔過去,我記得那場戲演完時候,冰上的指導跟花滑動作替身的那個小姑娘過來跟我說,她們都快哭出來了,因爲她們想到了自己的教練和自己的母親,曾經就是這樣子訓她們的。其實那一刻我是會比較心疼子楓的,因爲我知道我非常非常地嚴厲,我覺得一個女孩子是不該承受這樣的嚴厲的壓迫感。

記 者:這部電影是以江寧的視角來展開的,如果以王霜的視角來看,這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馬伊琍:江寧的視角就是王霜的視角,因爲我相信王霜小時候也是像江寧這樣子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女兒,就是曾經的她的母親小時候的樣子,我是這麼理解的。

記 者:電影裡面也有透露,王霜是因爲有了江寧所以放棄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件事在王霜的身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傷痛嗎?

馬伊琍:王霜最後跟江寧說了對不起,並且在江寧上場前跟她說:“我一直沒有告訴你的是,其實我這輩子沒有什麼成就,但是有了你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至少在片子的結尾,她(王霜)是跟江寧坦誠的,江寧並沒有毀了她十幾年的人生,王霜不是因爲生了江寧才中斷了自己的滑冰事業,王霜也並沒有機會成爲一個那麼優秀的花滑運動員,事實就是如此,但是成年人有時候不就是會給自己找一些藉口嗎。

記 者:王霜爲什麼那麼執着於說要得到一個冠軍?

馬伊琍:因爲江寧曾經得到過冠軍,如果江寧從小沒有得過冠軍,王霜可能也不會這麼想。人就是這樣,你忘記了自己爲什麼要做這件事。王霜爲什麼要讓江寧學花滑,不是因爲她覺得江寧會滑得好或者江寧愛花滑,只是因爲王霜想讓江寧學花滑。但如果是孩子自己喜歡花滑,她就不會在意冠軍了,因爲這是孩子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得不得冠軍不重要。因爲在冰上起舞,在冰上馳騁,風吹過耳邊的那個感受是非常美妙的。如果是這麼想的話,人生是不是就可以開闊一些。

記 者:我們能看到江寧滑得很緊繃,王霜看不出來她女兒那麼緊繃嗎?

馬伊琍:當然看不到。如果能看得到,王霜就不會讓江寧繼續帶着鍾靈的人格鋌而走險了。

記 者:江寧心理生病了,其實是王霜也病了?

馬伊琍:對。現代的心理學上面有一個說法是,生病的孩子是在替家庭裡生病的成年人在生病。所以能量最低的孩子先病了,但實際上是養育者自己也有問題。先讓養育者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孩子纔會好起來。孩子其實也最希望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能先愛自己,孩子就會覺得更快樂。

記 者:這也是您特別想出演這個角色的原因是嗎?

馬伊琍:觀衆如果能意識到就很好,如果孩子們也能意識到、如果養育者也能意識到(就更好),但是我不希望一個電影是爲了有一個很強的教育作用,這樣就很累。大家在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面鏡子,或者多少能看到一些自己曾經有過的相同的感受或者經歷,那就會進行思考,這樣就很好。

記 者:在影片當中,王霜對於女兒渴望得到認可這件事是沒意識到,還是說她意識到了但是做不到?

馬伊琍:王霜也渴望得到認可。

記 者:她的認可是那個冠軍嗎?

馬伊琍:可能渴望得到很多關於她以前職業上的認可,但是她可能沒有得到過,或者說她一直都沒有被認可過,最關鍵的是她自己都沒有認可自己,所以她才一直不停地去逼江寧。我覺得王霜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成長起來的,我們這一代很少得到誇獎,接受的教育就是嚴格,得了一百分也不能表揚,會告訴你,不要跟差的比,要跟最好的比。比如說得到了九十分,會被問爲什麼得不到九十五分;得了九十五分,就應該想爲什麼得不到一百分?我們這一代普遍來說,小時候都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我們很少得到誇獎,有時候也很難去誇獎別人,有的時候誇獎對我們來說會有一種羞恥感。

記 者:在結局的部分,王霜終於勸江寧退賽了,但是之前即使江寧的狀態那麼不好,她也沒有想過要讓女兒去退賽嗎?

馬伊琍:沒有,因爲她突然看到女兒人格分裂成鍾靈的時候,是可以呈現出冠軍潛質的,對王霜來說什麼最重要。可能對那時候的王霜來說,能得一個冠軍很重要。而且王霜一定會覺得,得了冠軍對江寧的病也有好處,江寧得了冠軍之後會更加自信,可能她的病會好呢。

記 者:那爲什麼王霜看到江寧摔了鏡子之後,突然就接受了這個事情?

馬伊琍:因爲對王霜來說,江寧要自殘了,對一個母親來說,孩子的生命是第一步的。其實王霜是一個比較瘋狂的母親,但是那一幕王霜看到這樣的行爲的時候,當她知道,如果自己最愛的孩子的生命可能會出現危險的時候,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記 者:所以在那一刻,其實是王霜對江寧的母愛打破了她對冠軍的執念嗎?

馬伊琍:那個行爲就是敲了一下王霜,就把她敲醒了,就是稍微清醒一點,如果這個故事往下拍,王霜也並不一定就此就清醒了呀。因爲她能夠這樣子讓江寧鋌而走險,她去承認鍾靈的身份,一起去承認江寧出現的各種幻聽、幻視,其實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這不是一個清醒的母親的行爲。

記 者:現在你選擇作品時是什麼樣的考量維度或順序?

馬伊琍:肯定是一個我以前沒有演過的角色,還是劇本第一。

記 者:這個階段你的工作心態是什麼樣的?

馬伊琍:我心態很好啊。我對待工作的比重一直是比較自由的,我覺得這是緣分,有好的角色我就抓住,沒有好的角色我就好好生活。

上期封面故事:塗鬆巖

解碼錶演藝術,探尋馬伊琍的創作密碼與人生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