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喜樂工作坊」成立20年 助慢性精神病患迴歸社會
馬偕醫院院長張文瀚(中)穿起圍裙,在「喜樂工作坊」員工帶領下學習製作咖啡。(王家瑜攝)
30多歲的小琪長期飽受幻聽困擾,影響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經診斷爲思覺失調症,急性治療期後評估可以重返職場,到馬偕醫院「喜樂工作坊」工作, 1年多來從餐點製作、賣場清潔、團購點或、外送服務都難不倒她,並且從中建立人際關係、提升社交能力,家人也很高興看到小琪的穩定與成長。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喜樂工作坊」設立於2005年,至今已滿20年,今天(27)舉辦成果發表會。(王家瑜攝)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於2005年設立「喜樂工作坊」,至今已滿20年,今天舉辦成果發表會。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處長陳昆鴻表示,庇護工場是慢性精神病患迴歸社會的重要基礎,馬偕醫院作爲宗教團體的醫療單位,是全國第一個看到這個問題且協助解決的,協助臺北和鄰近縣市的慢性精神病友,在保護性的就業環境建立自信心,對社會非常有貢獻。
多年來,喜樂工作坊已協助超過10人成功轉銜穩定就業,包括超商、清潔、保全、餐飲等工作。馬偕醫院院長張文瀚表示,喜樂工作坊陸續開發了非常多產品,咖啡非常好喝,點心餐飲也很美味,希望透過馬偕的力量,讓無助的人重新站起來,「他們本身不是弱勢 ,他們靠着自己的手,已經變成強勢。」
喜樂工作坊已連續6年榮獲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評鑑「優等」,目前有12位員工及2位就業服務員。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徐堅棋表示,雖然社會進步,但大家對於精神健康和心理衛生還不是很瞭解,因而產生誤會,希望在醫院環境中提供長期就業的機會,也能增加大衆的認知。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