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政治表態引發忠誠度滑坡,特斯拉客戶“倒戈”潮加劇
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週一(8月4日),根據調研機構標普全球移動(S&P Global Mobility)提供的獨家數據,特斯拉(Tesla)近年來在美國市場的客戶忠誠度原本高居各大汽車品牌之首,但自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去年夏天公開支持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以來,這一優勢出現了斷崖式下滑。
數據顯示,2024年6月,特斯拉客戶忠誠度達到頂峰,當時73%的特斯拉車主在購入新車時仍選擇購買特斯拉。然而,7月馬斯克在特朗普於賓夕法尼亞州遭遇刺殺未遂後公開站臺,忠誠度開始跳水。今年3月,該比例跌至49.9%,低於全行業平均水平。此後有所回升,至5月最新數據中回升至57.4%,重新高於行業均值,但仍落後於雪佛蘭(Chevrolet)和福特(Ford)。
標普分析師湯姆·利比(Tom Libby)表示,這種客戶忠誠度在短期內驟降的情況“前所未見”。“我從未見過一個品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行業領先迅速滑落到平均水平。”
馬斯克和特斯拉對此未予迴應。就在本週一,特斯拉董事會授予馬斯克9600萬股新股,總價值約290億美元,旨在穩住這位億萬富豪的掌舵地位,以應對法院關於其2018年薪酬方案無效的判決。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忠誠度的急劇下降可能與馬斯克捲入政治、與環保導向的核心客戶羣價值觀背離有關。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師塞思·戈德斯坦(Seth Goldstein)稱:“如果客戶本身傾向民主黨,他們很可能會考慮除特斯拉之外的其他品牌。”
此外,特斯拉產品線老化也使其面臨來自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現代汽車(Hyundai)和寶馬(BMW)等傳統汽車製造商推出多款電動車型的激烈競爭。自2020年以來,特斯拉僅推出了一款新車型——造型前衛的Cybertruck,但市場反響遠不及馬斯克此前宣稱的“年銷量數十萬輛”的預期。
在今年4月的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首席財務官瓦伊巴夫·塔內賈(Vaibhav Taneja)提到品牌形象受損,“公司和員工遭遇惡意破壞和不當敵意”,並承認在調整產線生產新款Model Y期間,“損失了數週產能”。
儘管馬斯克在通話中表示:“除非宏觀環境出現重大問題,我們並未看到需求疲軟。”但根據標普數據,2025年前五個月特斯拉在美銷量同比下滑8%,而在歐洲更是暴跌33%。CFRA Research分析師加勒特·尼爾森(Garrett Nelson)指出,馬斯克加劇的政治激進行爲“時機極爲不利”,正值公司面臨中國產電動車與傳統車企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我最大的擔憂是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正在流失,以及品牌形象損毀後如何修復。”
客戶忠誠度斷崖式下滑
儘管特斯拉仍是美國電動車銷量冠軍,但隨着馬斯克將注意力從經濟型新車轉向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其市場主導地位正在被侵蝕。Libby指出,客戶忠誠度是汽車行業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因爲“爭奪新客戶的成本遠高於保留現有客戶”。
標普的數據基於美國50個州的真實車輛註冊信息,追蹤家庭購車行爲遷移路徑,比傳統調查問卷數據更具可信度。數據顯示,從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第三季度,超過60%的特斯拉家庭用戶再次選擇該品牌。同期,僅有福特一度超過60%的季度忠誠度。
流失加劇,競爭對手受益
數據還揭示了另一個趨勢:哪些品牌正在從特斯拉手中“搶客戶”。過去四年,特斯拉平均每流失1戶客戶,就能從其他品牌吸引近5戶新客戶,遠超第二名Genesis(現代豪華品牌,2.8戶)。但從2024年7月開始,這一優勢開始消退。自2025年2月起,特斯拉每流失1戶客戶,僅能吸引不到2戶新客戶,創下歷史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當前吸引特斯拉客戶流入的品牌包括Rivian、Polestar、保時捷(Porsche)和凱迪拉克(Cadillac)。
特斯拉投資方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馬爾伯裡(Brian Mulberry)則表示並不擔憂公司的長期盈利前景。“如果特斯拉的機器人出租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授權計劃順利推進,公司未來甚至不必再靠賣車賺錢。”
今年6月,特斯拉已在奧斯汀啓動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內部測試,邀請部分網紅和忠實粉絲試乘。馬爾伯裡稱:“如果技術得以推廣,那麼特斯拉不再銷售汽車,也完全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