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透露“建黨構想”:爭取少數國會議席,影響立法投票
據央視新聞消息,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於7月4日簽署“大而美”法案成爲法律的幾個小時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再次向2.21億粉絲進行了一項關於成立美國第三黨的調查。
結果有超過560萬個賬號參與投票,其中80.4%選擇了支持。
與特朗普因爲“大而美”法案鬧徹底翻後的一個月前,馬斯克就在社交平臺X上發起調查,詢問“美國是否需要一個實際代表80%中間階層利益的新政黨”,結果有八成投票者表示支持,新政黨的名字是“美國黨”。
馬斯克還在7月4日透露建黨後的規劃:專注於2或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衆議院選區,並對有爭議的法律做出決定性投票。有支持者評論道,如果成功,這將徹底改變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
馬斯克不在美國出生,因此無法直接參與總統競選。有分析指出,以他的社會影響力和財力,推動成立新政黨並不難,但要挑戰以固有兩黨製爲主的主流政治體系,則很難獲得廣泛的支持。
嚴格來說,馬斯克設想的政黨並不能被稱爲“第三黨”,因爲除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美國也有綠黨、自由黨等小規模政黨。後者都有數十年的歷史,但都無法撼動兩大黨的地位。
目前共和黨掌控着聯邦州府以及國會兩院的微弱多數席位。多個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及共和黨人的支持率呈下降趨勢。民主黨人正爲2026年的中期選舉及2028年的大選而蓄勢。
新的政黨設想要落地,馬斯克將需要經歷多年的沉澱,應對錯綜複雜的州法律和選票獲取規則。雪城大學政治學教授Grant Davis Reeher指出,美國的立法機構和行政選舉實行“贏者通吃”的規則,這很不利於第三黨。
共和黨人則認爲馬斯克的言論毫無威脅。共和黨籌款人萊文(Eric Levine)表示,除非馬斯克能夠“策反”部分共和黨內的重量級人物,而不是個別被邊緣化的議員,否則他將一事無成。
一些共和黨人甚至警告馬斯克別“玩火自焚”。
來自密歇根州的共和黨策略師Jason Cabel Roe表示,在去年大選期間轉投共和黨陣營時,馬斯克就已成爲民主黨人的眼中釘,如果他能繼續與共和黨保持良好關係,還可以收穫一些紅利,但如果他繼續和共和黨作對,他將成爲“沒有國家的人”,他的商業帝國也將受到衝擊。
但也有分析指出,這位世界首富還可以有更高效的途徑:讓自己成爲“造王者”,即通過其控制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爲獨立候選人捐款,這樣他既能無限制地注入資金,也能施加更直接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