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雷霆亮劍,大陸敲響賴清德“綠恐謀獨”喪鐘

敢亮劍、揭本質、指方向,近期,大陸軍事單位、新聞媒體等多個部門通力合作,從容打出了一套遏制“臺獨”、震懾賴清德當局的組合拳。

戰鼓震震,聯合演訓劍指賴清德“綠恐謀獨”

以賴清德爲代表的一小撮“臺獨”勢力近期頻繁挑釁一箇中國原則、猖狂煽動“反中抗中”,加劇臺海緊張局勢。4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這是對以賴清德爲代表的“臺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

4月1日晚,《新聞聯播》連續播出了《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海警艦艇編隊按一箇中國原則環臺島執法管控 在東引島、烏丘嶼附近海域開展綜合執法巡查》的報道,以及國務院臺辦、外交部嚴正表態。2日晚的《新聞聯播》則報道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圓滿完成位臺島周邊聯合演訓各項任務》《海警艦艇編隊位臺島周邊海域開展執法管控演練》。

賴清德上臺以來,恣意妄爲、猖狂挑釁,尤其是3月13日拋出“綠恐謀獨行動方案”,蓄意拉昇對大陸敵意對抗,不斷推高戰爭風險,給臺海和平蒙上巨大陰影。此番聯合演訓,信號意義再明顯不過:“臺獨”意味着戰爭,搞“臺獨”意味着把臺灣民衆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

檄文連發,從“麻煩製造者”到“戰爭製造者”的三重審判

澎湃評論員注意到,早在3月15日,人民日報即刊發鍾一平文章《“綠恐謀獨”,自取滅亡》,對“臺獨”分裂勢力提出嚴重警告。3月28日、3月31日、4月2日,人民日報更是連發三評,直斥賴清德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不折不扣的“危險製造者”、窮兇極惡的“戰爭製造者”。文章強調,賴清德一意孤行,就是在懸崖邊走、在鋼絲上跳,等待他的結局只有一種,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是必然!

新華社也連續刊發《賴清德是破壞和平的危險製造者》《賴清德開歷史倒車必將遭到可恥的失敗》,嚴正警告賴清德等人,費盡心機關門設障,註定徒勞。環球時報評論文章《金剛怒目:對賴清德“綠恐謀獨”的強力打擊如期而至》指出,賴清德的累累惡行不容辯駁、不能洗白、不容姑息。

聯合演訓以來,東部戰區發佈的軍事行動主題海報《進逼》《懾封》《毀癱》《鎖控》也在社交媒體上熱傳,在朋友圈裡刷屏。廣大網友不僅紛紛轉發、點贊,而且還踊躍留言:“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祖國必將統一”……

從媒體到民間,輿論場的同聲相應表達了非常明確的立場和態度: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賴清德每挑釁一次,“臺獨”分裂分子頭上的緊箍就會緊上一分,我們的反制就會推進一步,直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應該看到,賴清德等人將臺灣綁上“臺獨”戰車,是把臺灣民生福祉和前途未來作爲“交易籌碼”,根本目的是滿足其膨脹的政治野心,換取狹隘的政治私利。一邊是從宣佈將臺灣防務預算提高至地區生產總值的3%以上,將民脂民膏揮霍于軍備採購,另一邊是2024年臺灣旅客逆差899.2萬人次,觀光產值逆差約6922億元新臺幣,淪爲“觀光慘業”。

事實證明,賴清德之流不僅不能爲民衆謀福利,而且根本沒這個心思,他們擅長的,只有賣臺、禍臺、毀臺。無論是破壞臺海和平,還是阻撓交流交往,說到底,受傷最深的還是臺灣普通民衆。

聲聲不息,兩岸交流促民意歸航

澎湃評論員也關注到,就在臺海局勢日趨緊張的關鍵時刻,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8日率30位“大九學堂”學員,啓程赴山東省交流參訪。去年11月底,馬英九文教基金會曾邀請7所大陸高校40名師生赴臺交流,受到島內各界特別是青年學子熱烈歡迎與熱情接待;隨後馬英九也率臺灣青年赴黑龍江、四川參訪,爲兩岸關係增添暖意。

由此可見,賴清德當局打壓推動兩岸和平的臺灣民衆,恐嚇宗教與文化交流活動不能代表臺灣的普遍民意,更無法阻擋兩岸人民的情誼越走越深的歷史大勢。兩岸情勢越是嚴峻,交流越是重要。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蕭旭岑此行將前往臺兒莊大戰紀念館,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蹟,就是要讓同學們知道戰爭的殘酷及和平的可貴,希望中華民族未來永遠不要再有戰火。

血濃於水,一家人拆不散,骨肉情分不開。臺灣的前途,只能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4億多中國人民決定。賴清德妄圖割斷兩岸的血脈親情、文化根脈,註定徒勞無功,只會使其淪爲遭人唾棄的民族敗類、歷史罪人。

如果再不懸崖勒馬,歷史的終局審判書即將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