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炒菜多放父親愛吃的辣椒”可不列入公示材料
近日吉林白城市發佈《關於白城市擬推薦申報2025年第二批“吉林好人”候選人的公示》,其中一名候選人齊某的先進事蹟包含“炒菜多放父親愛吃的辣椒”,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當地文明辦工作人員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已取消了這位候選人作爲“吉林好人”的候選資格。但是很快,中國吉林網刊文稱,她的“吉林好人”候選人資格沒被取消,而且還強調,“好人”,最是平凡能共鳴。
記者在公示的候選人事蹟中看到:齊某,女,2002年出生,鎮賚縣五棵樹鎮綜合服務中心基層治理專幹。踐行孝道的主要事蹟爲:全程照料患糖尿病住院的奶奶、陪爺爺逛北京天安門;工作中,她耐心幫老人用手機辦業務、教操作,入戶幫做家務;生活裡,記掛父母喜好,炒菜多放父親愛吃的辣椒。
正是“炒菜多放父親愛吃的辣椒”一事引發了不少網友質疑:這事是不是太小了?細看材料,應該說齊某確實是一個孝順的年輕人,平時工作、生活中的種種敬老愛親事蹟還是不少的。那麼,是網友太吹毛求疵了嗎?
公開資料顯示,“吉林好人”評選活動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也就是說,一旦被評上“吉林好人”,就代表省級層面的認可,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好人”恐怕不能完全劃等號。
確實,好人也是平凡人,但既然要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事蹟太過“平凡”,或者說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程度,恐怕就難以服衆。至少,“炒菜多放父親愛吃的辣椒”一事完全可以不列入公示材料。
往年的“吉林好人”評選活動中有不少令人動容的事蹟。比如,90後輔警蔡旭雙三次出入火場,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守護羣衆生命財產的“安全牆”;比如,洮南市藍天救援隊隊長李忠美在2024年汛情期間帶領團隊運送救援物資136次、派遣潛水員下水鋪設防水布20餘次。與他們相比,“記掛父母喜好”的含金量確實有些不足。
當然,“吉林好人”也有很多評選類別,不可一概而論。齊某推薦參評的是“身邊好人”,從評選標準來看,她入選的理由是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踐行家庭美德。不過,公開資料也顯示,被評爲“吉林好人”的曲亞波,是悉心照料植物人丈夫20載的賢妻,是侍奉三位老人至善至終的孝媳。相形之下,“記掛父母喜好”也確實“小”了些。
“吉林好人”評選活動的要求之一就是,各地、各部門推薦的人選“必須事蹟真實可靠、社會影響大、羣衆威信高”。齊某被公示出來的應該都是真實可靠的事蹟,也是值得被點讚的,但是否達到了“社會影響大、羣衆威信高”,恐怕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從2014年舉辦至今,“吉林好人”評選活動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巨大作用,感染和鼓舞了很多人。正因如此,如果候選人的先進事蹟不夠“過硬”,就有可能影響該活動的“含金量”。
在榜樣人物的評選活動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某某在“平凡”中讓我們見到了“不平凡”。公衆對齊某事蹟的質疑,絕不是對其日常善行的否定,而是希望相關活動能夠更嚴謹地把關,更經得起社會公衆的審視,更好地弘揚社會正能量,讓榜樣真正發揮引領、示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