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AI主持人播報零失誤,但也“零感情”
春節期間,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的《杭州新聞聯播》節目,創新使用AI數字人進行新聞播報,且做到了零失誤率。很快,關於“播音主持專業會不會被AI數字人取代”的話題也在輿論場引發了熱議。
AI數字人播報“比較優勢”顯著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確實來得很快,也在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就新聞傳播領域來說,此次AI數字人從小屏(手機)走上了大屏(電視),在傳播內容、介質上都是一種突破,引發業界乃至社會的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沒有事先提醒,不細細分辨,公衆很有可能根本沒意識到節目中的主持人不是真人。儘管現在數字人的個別動作、表情還略顯僵硬,但隨着技術的進步,相信這些細節問題都可以被解決,其會變得越來越自然,甚至很可能達到真假難辨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AI數字人還有真人無法企及的優勢,那就是可以擺脫自然人的生理極限,瞬時響應,及時播報,高質高效,時空限制少。如果說“零失誤率”是很多主持人在工作中不斷追求的職業標準,那麼對AI數字人來說,這實在是小菜一碟了。
有意思的是,近年來隨着AI技術的突飛猛進,許多行業都曾有過會不會被AI“搶飯碗”的擔憂,但像播音主持從業者這樣陷入大面積“焦慮”的情況,似乎並不多見。比如現在DeepSeek的寫作功能有多強大,公衆有目共睹,但很少有人會認定,“作家”這個職業已經沒有了存在價值。
這是因爲,AI的知識再淵博,詞彙量再豐富,文筆再優美,造句能力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的“靈魂”。通俗地說,AI也許能毫不費力地完成一篇資料彙編,但終究很難寫出個人的真摯情感以及對世界的“洞見”,除非其未來能夠擁有人的“意識”。
但播音主持專業面對的挑戰,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一名播音專業大三在讀學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自己無法在精準念稿、識別文稿偏僻詞、保持普通話標準等功能上勝AI一籌,因此已有了讀研換專業的想法。
確實,如果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要和AI比拼“效率”“準確”,肯定沒有勝算。由此引出的問題或許是,播音主持專業當下是否應該調整教學的內容,轉變研究的方向?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播音主持是技術,更是“藝術”
其實,播音主持專業的全稱是播音與主持藝術,也就是說,學習播音主持的價值從來就不是成爲“念稿機器”,而是認識到這門學問的藝術性。什麼是播音主持的“藝術”?顯然不僅是掌握多種語言表達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去理解他人,傳遞情感。
必須認識到,人們參與生活世界是具身的,技術作爲一種文化始終嵌入並伴隨整個過程,但終究不可能取代肉身。“去身體化”的AI數字人完全可以做到正確、高效,但“身體在場”所具有的人文關懷,恰恰纔是播音主持藝術的意義所在。
有人說,作爲新聞主播,本來就應該用冷靜客觀的語調播放新聞。也有人說,隨着技術的進步,爲AI數字人提前設定某種“情緒”也不是什麼難事。但面對或悲傷或嚴肅或有趣的新聞時,人類主持人應該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展現出怎樣的反應,這都需要以符合人類觀衆接受心理的方式流暢編織起來,只有經歷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
因此,AI數字人很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和真人主持人共存,而且完全可以分別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相輔相成的良好局面。這樣既可以節省人力成本,極大提高新聞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記者和主播則可以將精力投入到更高質量的新聞生產中。
所以,要保持對新技術的開放心態和積極接納,但也不必過度擔憂播音主持專業會不會被AI技術取代。這種“技術焦慮”其實更大程度上是對從業者自身的追問:新聞從業者應該如何打造自身專業的護城河?播音主持專業應該如何始終取得“人”的認可?
擁抱新技術,持續開發自己的新技能
需要警惕的是,AI數字人的類人特徵線索越多、越真實,越有可能引發人類社會中的羣體刻板印象的復現。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類會自動地將不同的外表線索或者身體特徵(面孔、體型、穿着等)與刻板印象相聯繫,比如年輕女性被認爲更有吸引力、老年人被視爲弱勢羣體等。
換言之,隨着AI數字人的不斷涌現,某種標準化的模板(比如漂亮、帥氣的年輕面孔)可能會取代一些有特色的主持人。但“小撒”“小尼”等主持人之所以會廣受觀衆的喜愛,並不只是因爲他們的字正腔圓、語調標準,而是因爲他們所具備的獨特“人情味”和“親切感”。這也正是“人”目前不可能被技術取代的地方。
雅斯貝爾斯認爲,技術時代的所有後果是“使得人們在過去幾千年來習得的勞動方式、生活形式、思維方式和象徵物蕩然無存”。當下的技術不僅在改變人類面對的客觀世界,而且還在改造人類的主觀世界,而要面對這一嚴峻挑戰的,顯然不只是播音主持專業一個領域。
不可否認,人類的創造力正在被AI技術重重包圍,步步逼近,我們既不可能退回過去的田園時光,也不可能對時代的浪潮無動於衷。積極擁抱新技術,也要持續開發自己的新技能。必須認識到,人類創造力的根源仍然是對他人痛苦與喜悅的感知,是去理解和愛他人的衝動。這是真實人類應該葆有的恆久“競爭力”。
就像最近熱映的電影《哪吒2》裡,人類配音演員的精彩表演是很難由AI完成的,即使後者可以在細節上模仿到極致,但是哪吒那一聲聲怒吼裡傳遞的感情,只有人類才能表達,只有人類才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