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收到親友贈的不合適玩具、零食 網建議1方法解決:不會得罪人
一名女網友猶豫該怎麼婉拒親友贈送給女兒的「不合適玩具、食物」。示意圖/Ingimage
父母在帶孩子時,常常會收到親友送的贈禮,像是玩具、小朋友的食品等,但若數量過多,可能會造成家長的困擾。日前有位女網友表示,她的小姑、小嬸都很熱心,常常送食品跟玩具給她不到一歲的女兒,但食物的成分有時候太過複雜,玩具又有些是中國大陸制,讓她無奈表示,「要怎麼處理,又不要傷害到別人的感情?」
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小姑跟小嬸很熱情,常常好意送一些花俏的食物,但她一看成份表就很傻眼,因爲平常喜歡給女兒吃成分單純、信任的品牌食物,因此親友送的食品讓她不敢給寶寶吃;至於親友送的玩具,因爲女兒目前會把物品放嘴巴咬,所以原PO會格外注意,都選擇有安全認證的大品牌,但小姑她們總是送99元大賣場或是中國大陸制的玩具,讓她不敢給女兒玩。
原PO上網求解,「請問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你們會怎麼處理這種『不想收,又怕傷人』的送禮情況?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法嗎?連老公都不太理解我爲什麼這麼挑。要怎麼做能夠保護小孩,又不讓長輩跟親戚覺得我很難相處?尤其是怎麼讓老公站在我這邊」。
文章曝光後,多數人認爲可以轉贈出去,「收下,然後適合的留下,不適合的轉贈」、「玩具可以送人」、「我婆婆很喜歡買那種不適合的玩具,基於禮貌我都會收下,再把不適合小孩玩的趁先生不在時丟掉」、「抱着感恩的心收下,小孩有人疼是很棒的,吃的就大人吃,玩具不適合的送人」、「直接轉送人就好」、「收下後轉賣或捐出去」。
但也有網友大讚小姑、小嬸很疼孩子,「妳的小姑、小嬸其實對妳孩子很不錯,買東西都會想到妳女兒」」、「妳親友不錯了,我婆家都送二手的,洗髮白的鞋子、不知道有沒有穿過的內褲、發黃的衣服都一直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