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鬆旺季到!大陸卻驚傳上百場賽事臨時被喊卡

中國大陸近年掀起馬拉松熱潮,但近期卻傳出,已有上百場馬拉松賽事臨時被喊卡。圖爲今年9月21日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半馬賽。(中新社)

每年10月至12月期間是中國大陸馬拉松的黃金賽季,但近期卻傳出,已有逾百場賽事臨時被取消或延期。分析認爲,原因可能有二:一、大陸官方要求規範賽事管理;二、地方財政緊張導致補貼減少,中小型賽事招商困難無以爲繼。

中國各地近幾年都在「瘋馬拉松」。新華網今年3月底曾報導,根據2025中國田徑協會路跑工作會議上的訊息,2024年大陸全國累計舉辦各級各類路跑賽事749場,總賽事規模高達704.86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100萬人次。

目前正進入中國馬拉松年度黃金賽季,但近期卻接連傳出賽事突然被取消的消息。時代財經統計原定近期舉行的36場馬拉松賽事,有超過75%的比賽調整都發生在本月10日至13日間。這些賽事涉及廣西、湖南、陝西、四川、河北、江蘇等多省市,當中多場賽事的主辦方爲區、縣級政府,部分賽事參賽規模還達到上萬人。

瀟湘晨報近日也報導,10月15日,張家界馬拉松組委會發布公告,原定2025年11月2日舉辦的2025張家界馬拉松因賽事計劃調整,現正式宣佈取消舉辦。

封面新聞則指出,由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舉辦的「繼光之路2025中江半程馬拉松」,原定10月19日登場,主辦單位卻在10月14日下午,突然以「因賽事整體安排優化調整」爲由宣佈取消。

業內人士估計,當前被取消的馬拉松賽事,籌備進度少則達到70%,有的甚至達到了90%,突然取消將會帶來相應的損失,包括一些從外地前來的參賽者將面臨交通與住宿費損失等。

據瞭解,籌備一場馬拉松賽事成本並不低,包括獎金、競賽運營(賽道建設、運營人力成本、裝備補給、安保、醫療等)、賽事營銷(賽事推廣、賽事直播)。臨時取消還得負擔退票手續費、退訂手續費等成本。假如舉辦一個4,000至5,000人規模的中田協A類半馬賽事,成本至少要人民幣200萬元。

面對當前這波馬拉松取消潮,外界認爲可能跟大陸官方將發佈新規有關。因從近期接二連三取消的具體賽事來看,大多集中在區縣政府舉辦的低級別賽事。中國田徑協會今年7月曾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馬拉松賽事組織工作的通知》,對馬拉松賽事提出更嚴格的要求,意圖讓辦賽衝動迴歸運動本質。

中國田徑協會《2024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顯示,2024年,大陸全國路跑賽事雖高達749場,但其中經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的賽事盡330場;路跑參賽總規模達704.86萬人次,經認證的爲471.56萬人次。有消息稱,大陸在這波馬拉松熱潮下,也涌現了一批低質量賽事,甚至有主辦方經費僅人民幣30萬元就想辦一場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