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加註T 專家:量身打造專屬武器 後勤管理纔是問題

陸軍M1A2T戰車成軍臂章引發爭議,專家提醒,這類量身打造的武器裝備,可能零配件和美軍不同,導致籌購、庫儲管理甚至參考數據等落差,恐怕成爲後勤作業的頭痛問題。記者胡經周/攝影

陸軍M1A2T戰車因成軍典禮紀念臂章的「Taiwan」字樣引發爭議,對於軍方解釋是呼應臺灣專屬版本的戰車,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提醒,這類量身打造的武器裝備,可能零配件都和美軍不同,導致籌購、庫儲管理甚至參考數據等落差,恐怕成爲後勤作業的頭痛問題。

張競指出,美國對許多國家出售的軍備品項,其實都有這種加註英文字母代表銷售對象的作法,如加註「J」代表日本,加註「K」代表韓國,所以銷售臺灣加註「T」,就是抽樑換柱的訂製版。

張競分析,「T」所代表專門對臺供售的軍備品項,講得好聽點是量身打造,但說實在就是減約作戰能量,以便控制區域軍事平衡,或是某些單元與組件,不是使用與美軍相同軍品,而是以等效或減能裝備替代。他解釋,通常如此改裝,都是基於某些機密性或是技術敏感性組件,尚不能釋出給銷售對象,因此作戰能量與裝備性能會打折扣,其實也不令人意外。

而且此種作法並不限於政府對政府之軍售模式,由採購國直接與軍備廠商議約交易之軍備直接商售模式,也有可能受限於出口管制規範,所以要加註特定國別代號。

他提醒,只要加註「T」的軍備品項,其綜合配賦表就會與美軍類似版同型機存在差異,對軍品零組件籌補備料作業來說,經常成爲後勤作業的頭痛問題,甚至變成補給採購的噩夢。

張競分析,由於這類非美軍制式軍備品項,並不在美軍補給作業體系資料庫內,假如要透過軍售管道籌補料配件,通常都要大費周章說明;若不透過軍售管道而直接向生產廠家籌購料件,有時還要另外申請輸出許可。

張競並提醒,針對庫儲料配件數量方面,儘管這些非美軍制式裝備所附技術手冊與說明書,多半也都會提供參考數據,但這些品項顯然無法套用美軍所累積的參考數值。

他強調,不要低估這些靠經驗累積的參考數值,確實曾有某個裝備組件經常損壞,在後續大量籌補採購過程觸發預警,最後發現是其他機件未能精準調校產生運作失序,最後導致其他零組件非正常損壞與消耗的前例。

此外,非美軍制式裝備首當其衝就是沒有制式技術圖書與藍圖,有時還有可能因爲裝備性能落差,產生不適用戰術教則狀況。同時,美軍教育訓練體系也無法透過軍售管道,提供相關操作保養維修課程,這對於維繫戰力水準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在部隊產生負面干擾。

張競說,對於我國向美國採購軍備品項,只要是完全同型同級,沒有加註「T」,比如AH-64、AH-1W、M-109或是F-16V,官兵使用起來都會比較放心,後勤補給困擾也少,所以加註「T」,或許政治解讀可以講得冠冕堂皇,但對於實際使用裝備與載臺的官兵而言,能使用與美軍同型同級裝備,還是會更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