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欲推總統兩輪投票 學者:民眾黨可能被棄保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上午宣佈推動修憲,要讓我國總統選舉採「二輪決選制」(兩輪投票制)。記者許正宏/攝影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上午宣佈推動修憲,要讓我國總統選舉採「二輪決選制」(兩輪投票制)。學者認爲,臺灣總統權力極大,政治責任極小,總統獲過半民意較具有正當性,但民進黨同意修憲的機率幾乎爲零。另有學者認爲,民衆黨可能成爲被棄保對象,以藍白合來說,民衆黨較願意在國民黨承諾勝選組聯合政府,以及協助民衆黨在中央及地方民代選舉的情況下,同意兩輪投票制。

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張元祥表示,從制度設計的角度,總統選舉改採兩輪投票制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好處。第一,臺灣總統權力極大,政治責任極小,總統獲過半民意較具有正當性;第二,從法國的經驗,第一輪投票能讓少數意見被看到,第二輪投票可以避免極端,兩者兼得;第三,選民的政治偏好可以透過選票充分表達。據非正式統計,全世界總統直選國家超過七成採用兩輪投票制。

張元祥說,但從政治現實而言,臺灣要將總統選舉改爲兩輪投票制機會微乎其微,目前還是停留在倡議階段。總統選舉採取「相對多數決」規範在「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屬於「修憲」層次的問題。立法院憲法修正案提案門檻爲「雙四三」(即4分之3出席,4分之3同意),只要掌握立院4分之1席次就有修憲否決權。兩輪投票制有利於小黨與獨立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展現「真正的實力」,應該可以獲得民衆黨的支持;但修憲提案的關鍵還是在民進黨的態度,以賴清德總統2024年得票率以及目前政治聲望,民進黨同意修憲的機率幾乎爲零。

張元祥認爲,即使修憲提案出了立法院,後面的「公民複決」又是超高門檻,以目前公民數計算,必須要有超過960萬公民複決「同意票」才能通過修憲案。2022年11月「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三個主要政黨都一致支持,還與當年九合一選舉同時舉行,最後同意票僅有564萬票終告失敗,兩輪投票制對選民而言是「困難議題」(hard issue),要爭取民衆同意之前,可能要花更多的成本教育選民什麼是「兩輪投票制」,最後通過公民複決門檻的困難度更勝「18歲公民權」。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左宜恩說,目前修憲門檻相當高,以目前藍白合的情況都難以達到修憲門檻,所以實際執行難度很高。至於兩輪投票制雖是仿照法國等國案例,民衆對其印象較陌生,是否支持可能還是決定在各政黨保持的態度,選民是經由所支持的政黨是否支持此修憲案,才決定是否支持此案,以目前臺灣各政黨支持度的分配情況,藍綠各佔約3至4成來看,選民支持的態度可能會比較分歧。

左宜恩表示,對民衆黨而言,缺點是很有可能成爲被棄保對象,因其支持度目前較難以跟兩大黨平起平坐;但優點則是可以此作爲關鍵少數而左右逢源或者提出政治要求以從兩大黨中獲得利益。因此民衆黨是否支持,就看其領導人物是否願意維持第三大黨地位,或者仍不放棄站在藍綠政黨之上的可能性。

左宜恩認爲,目前來看,如果以藍白合作的角度來說,民衆黨較願意在國民黨承諾勝選組聯合政府,以及協助民衆黨在中央及地方民代選舉的情況下,同意兩輪投票制,但如果國民黨不肯承諾或者只願意提供聯合政府入閣機會,民衆黨可能較採觀望態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