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CEO:公司正與美國政府合作,繞開中間商以降低藥價
財聯社7月24日訊(編輯 趙昊)瑞士製藥巨頭羅氏(Roche)證實公司正在與美國政府就“繞過醫藥行業中間商、直接向患者銷售藥品”一事進行談判。
羅氏CEO托馬斯·施內克(Thomas Schinecker)表示,在整個藥品供應鏈中,有一半的利潤都流向了“藥品福利管理者”(PBM),這些中間商在醫藥創新承擔的是“零風險”。
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制定“最惠國價格目標”——美國單一藥物定價需低於經合組織(OECD)中人均GDP達到美國60%國家的最低價格。
根據蘭德公司爲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所做的研究,美國藥品平均價格是其他32個經合組織國家的2.3倍。因此,“最惠國價格目標”的實施將對整個行業造成重大沖擊。
不過,製藥企業長期以來也一直將美國高藥價歸咎於該國複雜的流通體系,尤其是那些掌控醫保報銷藥品目錄的機構所抽取的鉅額利潤。
“所以,如果美國想要把藥價砍掉50%,其實非常簡單:我們直接合作,這就是我們正在與美國政府討論的事情,這樣能迅速降低藥品成本。”施內克說道。
羅氏還在業績報告中表示,爲應對今年可能出現的關稅影響,已擴大美國本土產能,並提前將庫存轉移至美國境內。
製藥行業目前尚未被納入關稅打擊範圍,但特朗普已放話可能對該行業徵收最高達200%的關稅。今年4月,羅氏宣佈計劃在美國投入500億美元,用於製造與研發工作。
施內克補充道:“我們希望美國政府能看到,我們和其他企業正在美國進行大量投資,目標就是爲了在美國爲美國人生產所需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