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嶸廚房哲學把熱愛做到極致

漢來美食中餐品牌總經理羅嶸結合創意與經典打造新中菜,讓「東方樓」有了與時俱進的新靈魂。(陳信翰攝)

羅嶸(右)用一鍋一勺熬出人生厚味,近期還邀來昔日戰友黎漢昌掌舵世貿「名人坊」。(陳信翰攝)

東方樓的片皮鴨,鬆而不化、脆爽不硬,具有絕佳口感。(漢來美食提供)

東方樓時尚風格里的中式窗花設計,帶出低調典雅的風采。(漢來美食提供)

東方樓的脆皮海膽豆腐,鮮香味爆棚,是一道考驗師傅技藝的功夫菜。(漢來美食提供)

漢來美食中餐品牌靈魂人物、總經理羅嶸是出了名的拚命三郎,從15歲走進廚房,到如今掌管全臺多家知名中餐廳,一路走來靠的不是天分,而是苦幹實幹的堅持與熱愛;儘管身居管理高位,他每天仍穿着廚師服,親自下廚研發新菜色、設計菜單,用一身經驗守着廚藝的核心。

羅嶸的故事,從廚房開始。當年15歲的他,因家境因素離開學校,從香港的洗菜小工開始,原本是理化資優生,卻毅然轉身走入廚房,一手菜刀、一身汗水,從扛貨、洗碗、掃地做起,他說自己不是什麼天才,但願意多做一點、多學一點,「每天多走一步,別人不願意做的,我去做,自然就會被看見。」

危機應變是職人修煉

這樣的性格,讓他一路從香港的大排檔做到高級海鮮酒家,再跨海到臺灣,歷經40年廚藝修煉,加入漢來美食之後,從副主廚一路升至品牌總經理,漢來美食共19個品牌,他掌管旗下9箇中餐品牌,堪稱業界少數同時具備一線實作與高階管理經驗的中餐職人。

回憶廚藝生涯最緊張的一次,羅嶸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有次在高雄巨蛋宴會廳開幕初期,突遇停電,廚房、抽風、瓦斯全面停擺,當時上百桌菜未出場,他臨時調度百貨樓層電梯、轉移蒸籠、調用外燴爐具,在30分鐘內完成全面轉場備餐,他忍着胃痛,一邊調度人力、重整作業路線,一道道熱菜還是準時端上桌,「我整個人都虛脫了,但我知道這關過了,後面什麼都不怕了。」

他走過宴會場的熱鬧,打造過「名人坊」的經典,在他的領軍下,巨蛋宴會廳曾創下1個月6000萬業績佳績,所帶領的「名人坊」更是高單價粵菜品牌代表,年營收突破7.2億元,穩居集團前段班。如今,羅嶸最引以爲傲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他親自操刀規劃的東方樓頂級粵菜餐廳;位於臺北漢來大飯店的東方樓,主打摩登中菜,融合粵、川、滬菜系,重新詮釋傳統老菜與庶民珍饈,強調的是「現代感」、「頂級食材」與「五感體驗」。

東方樓粵菜餐廳是羅嶸傾注心力的作品,他領軍五星級飯店與米其林廚藝背景的團隊,將粵菜爲底,融合川菜、滬菜的烹調精髓,並加入現代創新思維,打造出摩登中菜的新風貌。從選材、備料到擺盤、器皿,羅嶸親自把關,譬如人氣名菜「片皮鴨」,選用宜蘭櫻桃鴨,皮酥不化、肉嫩多汁,背後是繁複工序與對火候的嚴格控制,還有融合高端乾貨與庶民時令的「椰香佛跳牆」、「脆皮海膽豆腐」則結合高端食材與在地風味,都是東方樓引以爲傲的特色。

他領軍旗下多個品牌,除了持續管理漢來飯店內的福園、國際宴會廳,其他中餐品牌如東方樓、名人坊、漢來上海湯包、溜溜酸菜魚專賣店、上菜片皮鴨專賣店等,全由他一手主導,旗下餐廳營收連年穩定成長,在高端中餐市場穩佔一席之地。

邏輯型廚師解構味道

他認爲,現代中餐職人不只要會煮菜,更要懂經營、懂創新,「廚師不能只停留在炒鍋旁,要跳出來思考設計、設備、人力,才能讓品牌長久。」儘管位高職重,羅嶸仍堅持每天巡店、試菜,幾乎無役不與,對他來說,親自掌杓不是工作,而是一種責任,他不只爲客人口味設想,更爲團隊樹立風範,「不進廚房,你怎麼知道菜做得好不好?怎麼知道同仁有沒有遇到困難?」每個細節都要用心經營。

羅嶸自認是「邏輯型」廚師,年少時他是理化資優生,保送高中未讀便踏入廚房,這份理性也讓他成爲少見以「味覺資料庫」做分析的中餐職人。他研發菜色時,會拆解味道結構,不使用加工調味料,而是精準組合天然原味,「像酸菜魚,我們是現殺活魚、骨頭熬湯,客人吃得出來,也感動得了人。」

他說,自己一生遇過很多貴人,那些在他年輕時不吝教導、願意提攜的前輩,那些在漢來給予機會與舞臺的長官,都是他記在心裡的感謝。他不求名利,只求這一生能把喜歡的事做到極致,「我說要退休很多次了,但每天還是會跑去廚房看看,聞到味道就捨不得離開。」他說沒有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唯一留下的是身教與熱情,他也相信,只要腳踏實地、不怕苦,白袍不只是制服,而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