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馬擴增「PAC-3」愛三飛彈產能 有望取代神盾艦「標2」
PAC-3 MSE曾接受神盾系統整合測試,未來有望登艦,強化防空與飛彈防禦能量。圖爲神盾驅逐艦發射PAC-3示意圖。(取自洛馬網站)
PAC-3 MSE的優異性能已通過實戰驗證,被視爲取代現役「標2」飛彈的潛在選項之一。(取自洛馬「X」帳號)
PAC-3 MSE雖是多國陸軍防空與飛彈防禦利器,但也有望成爲海基飛彈防禦新銳利器。圖爲美軍試射該型飛彈。(取自DVIDS網站)
神盾艦未來可望搭載PAC-3 MSE,與現役的「標6」飛彈發揮互補效果。圖爲神盾艦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取自DVIDS網站)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報導,隨着「愛國者3型分段強化構形」(PAC-3 MSE)防空飛彈產能持續提升,加上其近期已在實戰與測試中驗證優異效能;洛克希德馬丁集團正積極與美國海軍研商、探討取代神盾艦「標準2型」飛彈的可行性。
PAC-3 MSE產量提升至每年600枚
報導指出,洛馬飛彈與火力控制計劃副執行長曼格(Mang)在馬里蘭州參與「海、空暨太空研討會」(Sea-Air-Space conference)時表示,全球對PAC-3 MSE飛彈的需求近年持續增長,因此洛馬也已着手擴充供應鏈,將飛彈產量由數年前的每年250枚提升至600枚;尤其近年地緣衝突日益嚴峻,PAC系列飛彈也由美國陸軍、沙烏地阿拉伯與烏克蘭操作,多次成功攔截並擊落葉門叛軍、俄軍的飛彈,充分展現先進性能與可靠性。
同時,曼格也指出,儘管美國海軍擁有大量「標準2型」(SM-2)、「標3」(SM-3)、「標6」(SM-6)等主力防空飛彈,以及短程防禦用ESSM飛彈,但「標2」系列已服役多年,性能逐漸不敷需求,而「標6」則主要用於攔截彈道終端落下階段的高速彈道飛彈,因此,爲強化中低空防禦效能,洛馬已着手與海軍合作,探索在神盾驅逐艦上搭載「愛國者」的可行性。
洛馬曾於2024年測試,在Mk70「貨櫃化發射平臺」(containerized launch platform)上搭載PAC-3 MSE,運用「虛擬化神盾戰鬥武器系統」(VAWS)進行目獲與導引,精確命中模擬巡弋飛彈靶彈。展現神盾系統、MK70與PAC-3 MSE等跨軍種系統的整合運用彈性。曼格也強調,PAC-3 MSE飛彈單價爲420萬美元(約新臺幣1.37億元),遠較「標2」Block IIA 飛彈的2870萬美元低,因此未來將深入探討PAC-3與神盾艦上MK41垂直髮射系統(VLS)的整合搭載可行性,藉推動跨軍種技術整合能量,提升美國海軍的防空與飛彈攔截作戰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