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扔了!62 歲帕金森大爺 30 天出門散步,竟靠兩個常見食材?

62 歲的李大爺攥着毛衣袖口,胳膊僵得像生了鏽 —— 帕金森纏了他 3 年,最磨人的是肢體僵硬:早上穿衣服,左胳膊擡不起來,得老伴幫着套袖子;想繫鞋帶,手指彎着費勁,蹲在地上得緩好一會兒才能站起來。西藥從半片加到 1 片,僵硬沒見輕,反倒總覺得口乾、夜裡睡不踏實。“再這麼僵下去,連出門遛彎都得靠輪椅了。” 李大爺看着自己不聽使喚的胳膊,忍不住跟老伴嘆氣。

去年秋天,在社區醫院轉介紹下找到田豐大夫時,李大爺試着擡了擡左胳膊,剛擡到胸前就僵住了。田豐大夫沒急着開新藥,先讓他伸舌頭 —— 舌苔薄白、舌尖偏暗,又搭了搭脈,脈沉細。“您這僵硬,不只是神經的事兒,從中醫說,是肝腎不足、筋脈失養了。就像樹枝缺了水分會變脆,您的筋脈沒了肝腎的滋養,就容易僵、動不了。光靠西藥鬆肌肉不夠,得用‘食養 + 藥調’一起補。” 田豐大夫的話,讓李大爺心裡亮了點。

接下來的半個月,在田豐大夫推薦的 “黑芝麻桑葚膏” 食療方,再加上針對性調改的中藥輔助下,李大爺的胳膊慢慢能擡起來了 —— 堅持一週就覺得穿衣服不那麼費勁,連老伴都說:“以前幫他套袖子得等半天,現在他自己能慢慢穿了。”

田豐大夫說:這兩樣食材,是 “緩僵的好幫手”

“咱常吃的黑芝麻、桑葚,看着普通,卻是補肝腎、養筋脈的‘寶貝’。” 田豐大夫給李大爺解釋時,特意拿了一小袋黑芝麻和桑葚幹,“您肝腎不足,黑芝麻能補肝腎、益精血,《本草綱目》裡就說它‘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裡面的鎂元素還能幫着放鬆肌肉,緩僵硬;桑葚能滋陰血、通經絡,它的花青素能護神經,改善微循環,讓筋脈‘活’起來。倆放一塊兒,正好補上您缺的‘滋養’。”

怕李大爺記不住,田豐大夫還在紙上寫了詳細的食療方:“黑芝麻 30 克,得選顆粒飽滿、沒異味的,炒香了磨粉纔出味;桑葚幹 20 克,別買太甜的,用溫水泡 10 分鐘,泡軟了口感好;蜂蜜適量,要是您對蜂蜜過敏,就用 30℃的溫水代替。把磨好的黑芝麻粉和泡軟的桑葚混在一起,加蜂蜜攪勻,裝在玻璃罐裡,早晚各吃 10 克,飯後吃,別空腹刺激胃。”

李大爺一開始犯嘀咕:“這麼簡單的東西,真能緩僵硬?” 田豐大夫笑着說:“食養講究‘對症’,您這情況是虛證,就得用溫養的食材慢慢補。這方子不用熬煮,您老伴幫忙做一次,能吃好幾天,方便得很。”

從 “僵得擡臂難” 到 “能自己扣扣子”:一週見了效

李大爺的老伴記着田豐大夫的叮囑,當天就去菜市場買了食材。炒黑芝麻時,她特意用小火慢炒,直到聞着香味;桑葚幹用溫水泡着,看着它慢慢變軟、出了紫紅色的水;磨黑芝麻粉時,還特意多磨了兩遍,讓粉更細,方便李大爺嚼。第一次拌好時,黑芝麻的香混着桑葚的甜,李大爺嚐了一口:“這味兒不孬,比吃藥強多了。”

剛開始吃的頭兩天,李大爺沒覺得啥變化,還跟老伴說 “是不是白折騰”。老伴趕緊給田豐大夫打了電話,大夫在電話裡勸:“食養是慢功夫,您讓大爺再堅持兩天,肝腎補起來,筋脈有了滋養,僵硬才能緩。”

沒想到吃到第 5 天早上,李大爺穿襯衫時,左胳膊居然能自己擡到肩膀了 —— 雖然慢,但不用老伴幫忙;第 7 天,他試着繫鞋帶,手指雖然還有點沉,但能慢慢把鞋帶穿進鞋孔裡。“以前繫鞋帶得蹲 10 分鐘,現在 5 分鐘就係好了!” 李大爺興奮地喊老伴來看,手裡還攥着那罐黑芝麻桑葚膏。

除了食療,田豐大夫還根據李大爺 “肝腎不足、兼有血瘀” 的情況,開了中藥方子 —— 在活絡除顫湯基礎上,加了枸杞子補肝腎、當歸通血脈,讓他每天早晚各喝一碗,配合食療一起調。“中藥幫着通筋脈、補底子,食療幫着緩僵硬、養神經,倆搭着才管用。” 田豐大夫特意叮囑,“別因爲食療見了效就停西藥,得按醫囑吃,食療是輔助,不是替代。”

田豐大夫的 “食養叮囑”,帕友得記牢

李大爺現在逢人就誇田豐大夫的方子好,還把自己的 “經驗” 分享給病友,裡面全是田豐大夫的叮囑:

堅持到第 15 天,李大爺的變化更明顯了:能自己穿外套、係扣子,出門遛彎時,胳膊能自然擺動,不用再僵着貼在身上;晚上睡覺也踏實了,口乾的毛病也輕了。“以前覺得帕金森是‘熬人的病’,現在知道,找對法子,用食療補、用中藥調,慢慢就能好點。” 李大爺笑着說,家裡的玻璃罐空了兩罐,老伴又趕緊給他做了新的。

田豐大夫常說:“帕金森調理,不是‘一口吃成胖子’,得‘食養助藥療,慢調穩康復’。” 如果您或家人也被肢體僵硬纏得難受,不妨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試試這碗黑芝麻桑葚膏 —— 或許,一週後,就能感受到僵硬緩解的輕鬆,重新握住生活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