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選題的小技巧有哪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做學問的動力。如果對一個問題充滿興趣,那麼在探討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愉快和滿足感,有利於激發進一步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只有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理解和透徹分析,才能較好地把握研究的內容,掌握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進而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

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最受導師和同學們的青睞。但很多人在做課題時沒有對相關文獻進行仔細梳理和分析,常常發現自己研究的東西已經被人研究過了。因而對一個還沒有進行深入研究但卻又爲大多數人關心的現實問題,選作研究課題也不失爲一個明智的選擇。然而當前仍有一些學生做論文喜歡追風跟風,東抄西湊拼湊論文,這樣寫出來的論文質量不高。

研究能力是指一個人對某一領域進行探討的實際本領。每個人的研究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長抽象思維,有的人長於形象思維,有的人善於邏輯思維。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

一般來說,應選擇與自己專業特長相符合的課題,也就是專業相關性原則。因爲這樣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專長。同時,選擇課題時還要考慮能否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料供查閱。有的同學選題時過於貪心,結果時間倉促資料不全,最終只能匆匆上陣。另外還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

興趣愛好是趨同的,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在一起交流會有共同語言。價值取向趨同有利於共同協作攻關。選擇時還應考慮所處的環境條件以及能夠獲得的社會支持等。因此做論文時要冷靜客觀地審視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否有價值,在多大程度上有價值。權衡利弊之後才能少走彎路明確目標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