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澳大利亞人體驗“618”大戰!中國電商這次竟讓老外滿懷期待

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馬蘭)中國電商企業正在積極探索美國以外的消費市場,而同屬於亞太地區的澳大利亞成爲了他們的新目標市場。

阿里巴巴旗下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巨頭已經進入澳大利亞市場,這也幫助澳大利亞央行進一步緩解了通脹擔憂。

據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澳央行)稱,中國商品的涌入將降低澳大利亞的物價壓力,尤其是玩具、傢俱和服裝的消費品。高盛則估計,這些進口產品在未來兩年內可能使澳大利亞的整體通脹率降低20至50個基點。

目前,中國已是澳大利亞的最大交易夥伴。2023年,雙方的貿易規模達到3272億美元,佔到澳大利亞貿易總額的26%。而電商巨頭的進一步涌入將繼續擴大中澳貿易規模。

分析師們還指出,澳大利亞很多家居用品依賴進口,但中國的商品不會取代澳大利亞本土的生產,而是爲消費者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從而減輕消費者面臨的生活成本壓力。

輪到澳洲佔便宜了

淘寶和京東等平臺最初針對的客羣爲在澳大利亞的華人,但現在市場已經迅速擴張,創造出了新的消費者行爲和零售模式。

就如國內如火如荼舉行的“618”購物節,此刻也在澳大利亞敲響鑼鼓,例如淘寶正在爲購物滿249元人民幣的澳大利亞客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此外,中國電商們還迅速推出了便捷翻譯功能,進一步降低了國際購物的門檻。

不過,中國電商能夠在澳大利亞取得初期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由於澳大利亞前幾年一直被高通脹困擾,導致該市場的消費者越來越受到廉價產品的吸引。

另一方面,這也與美國政府掀起的關稅戰有着重要關聯: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持續性正在促使中國企業多元化擴大其銷路。

獨立經濟學家Saul Eslake曾對媒體表示,在聖誕節來臨之際,原本可能出現在美國兒童襪子中的玩具,最終將出現在澳大利亞兒童的襪子裡。他很難想象澳大利亞政府有什麼理由阻止中國以更低的價格向澳大利亞人銷售這些產品。

他補充道,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通脹水平將得以降低,這也將幫助央行進一步降低利率。人們大概都會覺得: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不好的地方。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國際貿易法專家Lisa Toohey則認爲,美國之前獲得的好處,現在輪到澳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