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超過5公分 恐影響生育
衛福部國健署自114年起,已將子宮頸抹片檢查補助年齡下修至25歲,醫師呼籲女性應定期檢查卵巢與子宮健康。(本報資料照片)
(太陽星提供)
卵巢畸胎瘤,小心割了一邊,另一邊又長回來!一名45歲熟女,10年前曾切除左側卵巢畸胎瘤,原以爲從此可以安心,沒想到近期竟發現右側卵巢也長出一顆7公分大腫瘤。醫師提醒,曾罹患卵巢畸胎瘤的病人,約有一成,會在另一側卵巢長出新瘤,即使完成手術,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若腫瘤超過5公分,可能潛藏影響生育等併發症風險。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部醫師賴斯斌表示,卵巢畸胎瘤是女性常見的卵巢腫瘤之一,因生殖細胞異常分化所致,大部分畸胎瘤無立即危險性,但體積若超過5公分,卵巢扭轉的風險會明顯提高,一旦發生,將導致卵巢供血中斷,可能引起缺血性壞死,嚴重時甚至影響生育功能。
賴斯斌表示,卵巢畸胎瘤生長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在健檢或婦科檢查中才被發現,多發於20至40歲育齡女性,約九成爲良性,但若發生在停經後,惡性機率恐增加。再者,根據文獻指出,曾罹患卵巢畸胎瘤的病人,約有10%可能在另一側卵巢再度長出新瘤。
賴斯斌以該名熟女爲例,早在10年前就已經切除過一次左側卵巢畸胎瘤,但近期回診追蹤,竟發現右側卵巢也長出一顆7公分的腫瘤,雖然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腫瘤大小已經超過警戒範圍,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從肚臍上方開1至2公分的小切口,順利切除腫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114年起,已將子宮頸抹片檢查補助年齡下修至25歲,賴斯斌呼籲女性應定期檢查卵巢與子宮健康,建議搭配骨盆腔超音波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及時介入治療,進一步守護生育力與生活品質。(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