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阻兩岸交流 政協委員曾瀞漪鼓勵臺青走出舒適圈打開自己的世界

大陸政協委員曾瀞漪鼓勵臺青走出舒適圈:別被意識形態框限發展可能。(藍孝威攝)

教育部繼禁止臺灣各級學校與大陸的華僑大學、暨南大學等3所大陸高校交流後,近日又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列爲禁止交流合作的名單。臺灣出身、在香港工作的曾瀞漪鼓勵臺青走出舒適圈,別被意識形態框限住未來的發展與可能。

大陸全國政協4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5日下午在華北賓館開放團組讓媒體採訪,包括:九三學社、臺盟、無黨派、臺聯和特邀委員。

身爲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簡稱臺聯)成員的大陸政協委員曾瀞漪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度公開她於2023被陸委會處罰後的心境。

陸委會當時以曾瀞漪擔任中共第14屆全國政協委員爲由,稱她「涉及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第2項規定,案經內政部查處,並於112年3月27日依《兩岸條例》第90條第3項規定裁處新臺幣50萬元罰鍰。」

曾瀞漪對此相當坦然,「你希望人民的生活更好,你希望我們活在一個進步的環境當中,你一定會有所抉擇,這個抉擇就是你自己要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對於任何一方面對我做出的一些做法也好,或者是想法也好,我覺得沒有關係,因爲那是我的抉擇。」曾瀞漪也相信自己的判斷,「我非常相信我的抉擇,一定是有益於兩岸人民,一定是有益於臺灣的同胞走向更好的未來。」

曾瀞漪也公開心境,「我沒有覺得說因爲我回不去,或者是因爲我被某個單位處罰了,所以我就覺得怎麼樣。我的家人安好、我們保持暢通的溝通交流,我希望他們的生活也非常好。」

曾瀞漪透露內心的使命感,「我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作爲一個在臺灣出生長大的人,能夠幫助中國的經濟好,也能夠幫助臺灣更多的年輕人看到真正的世界,不要因爲民進黨對訊息的扭曲和阻攔,讓那麼多的年輕人可能對世界的認知變得狹隘。」

針對近日教育部對大陸高校祭出兩波禁令,曾瀞漪向臺青喊話,「腳長在自己的路上,腦袋長在自己的頭上。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我們有很多管道可以瞭解大陸的發展,不需要被某些環境限制住。只要你想跨越阻隔,依然有很多方法可以走出去。只要你有心走出來,一切都阻擋不了。」

曾瀞漪也向臺灣年輕人發出靈魂拷問,「你快樂嗎?還是你覺得你對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還是你覺得你想探索更大、更好的空間?」

「不管是最近備受全球討論的人工智慧DeepSeek也好,或者是電影《哪吒2》,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你理解背後那些大陸年輕人的付出和努力嗎?」曾瀞漪鼓勵臺青,「如果你們覺得,這就是年輕人勇於闖蕩未來的精神,爲什麼不跟大陸多交流?」

曾瀞漪說,兩岸交流只會幫助自己開拓眼界,增加自己未來無窮的可能,「意識形態是別人給你的,我勸大家走出來看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才能夠造就自己的未來,打開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