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智庫:美艦穿臺海頻率 逐年下降
北京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昨發佈報告指,近年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呈逐年減少態勢。圖爲美軍「鍾雲號」驅逐艦前年六月在臺海被解放軍軍艦「蘇州號」(上)從前方橫切。(法新社)
北京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昨發佈報告指出,去年共五艘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頻率有所減少,且近五年呈下降態勢。同時,美國與加拿大聯合穿航臺海呈現常態化;美軍偵察機穿越臺海的頻率則變化不大,去年共四次,但也有低調未發聲的行動。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佈「二○二四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指,去年美軍在南海的宣示性行動頻率下降,在「穿越臺灣海峽行動」部分,去年美艦累計五次穿越臺灣海峽,「每次均有輿論炒作配合」。相較於二○二三年至二○二○年的六次、九次、十二次和十五次,「頻率有所減少,且近五年呈下降態勢」。
去年美艦穿越臺海的時間點與任務船艦分別爲:一月廿四日,約翰芬恩號驅逐艦;三月五日,約翰芬恩號驅逐艦;五月八日,海爾賽號驅逐艦;八月廿二日,強生號驅逐艦;十月廿日,美軍希金斯號驅逐艦與加拿大海軍溫哥華號護衛艦。
美加聯合穿航常態化
其中,美加聯合穿航臺海已常態化,兩國自二○二一年以來,每年都會進行聯合穿越臺海行動,均爲「一加一」形式的編隊。不過,報告認爲,去年美加軍艦聯合穿航的時間點發生在十月十四日解放軍在臺海周邊「聯合利劍二○二四B」演習和十月十九日G7防長髮布聯合聲明之後,且加拿大軍艦全程開啓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IS),「宣示意味濃厚」。
美軍偵察機穿越臺海方面則維持過往頻率。報告並指,去年美軍P-8A反潛巡邏機共四次穿越臺灣海峽,不過,報告指出美軍也有「不發聲」的情況,例如去年十二月十三日,一架P-8A自南向北飛越臺海,這次行動不久前,解放軍於十二月九日至十一日在臺灣周邊與南海舉行大規模海空演習,「美海軍此次低調通過,顯然是爲了進行情報收集和偵察工作」。
美國盟友參與度提高
報告還提到,去年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演習中,盟友參與度進一步提高。例如德國派遣兩艘軍艦、荷蘭派遣一艘軍艦前往印太地區並參加美國的聯合軍演,而德軍艦曾在去年九月穿越臺海並全程開啓AIS。據悉,這是近廿二年來首批通過臺海的德國軍艦。荷軍艦則在去年五月卅一日穿越臺海。
英國巡邏艦史佩號去年稍早曾穿越臺灣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漣號」去年九月與澳洲及紐西蘭軍艦一起穿越臺海,這是日本首度有護衛艦通過臺海,也是紐西蘭軍艦七年來首次航經臺海;法國巡防艦牧月號去年十月穿越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