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整治網路言論 打擊「誇大災情」謠言

▲大陸加強整治網路言論。(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持續整治網路言論,大陸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指出,9月的網路謠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災情汛情、社會民生等領域,僞造政策文件、虛構悲情故事、濫用AI工具編造虛假災情,侵害民衆權益、擾亂公共秩序。

網信辦提到,9月涉汛、涉災害類謠言多發,有自媒體發佈「廣東或遭遇人類最大臺風災害」的訊息,誇大事實、製造恐慌,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颱風「樺加沙」遠遠達不到「史上最強颱風」等級。

網信辦指出,隨着「樺加沙」颱風逼近廣東沿海地區,社交平臺上出現多張所謂「深交所門前牛雕塑被拴」「車輛被五花大綁」的圖片,均被證實是AI合成。

網信辦說,河南發生區域性暴雨天氣期間,多個帳號發佈」鄭州9月16日遭大暴雨,比7.20還厲害、的內容,實爲用AI技術拼湊、剪輯生成的虛假影片。

網信辦也提到,有不法分子編造「2025年國家薪資補貼申領認證通知」,以「國家補貼」爲幌子,誘騙羣衆點擊連結,套取實名訊息實施詐騙。所謂「中國三農」投資理財APP,冒用農業農村部名義,僞造部委公文,以定期分紅、到期返還收益爲誘餌,開展非法集資活動。還有人以「擴大內需」「國家項目」爲噱頭,發佈「參與國家項目獲榮譽證書和政績補貼」等不實訊息,嚴重侵害羣衆財產安全。

網信辦還說,悲情故事類謠言也時有發生。有自媒體爲博眼球、吸流量,策劃拍攝「大涼山姑娘被拐24年後回到親人身邊」的影片。另有編造「中國籍女子嫁到外國貧民窟求助回國」劇情,用苦情戲碼吸引網民、博取關注。

大陸網信辦近日部署「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挑動羣體極端對立情緒、宣揚恐慌焦慮情緒、挑起網絡暴力戾氣、過度渲染消極悲觀情緒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