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證強制消費時間表劃定!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發文,鋼鐵等重點行業將設綠電消費硬指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椰 繳翼飛 北京報道

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和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在國家能源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已建立綠證核發、交易、應用、覈銷的全生命週期閉環管理機制,綠證基本實現核發全覆蓋,交易規模和用戶數量快速擴大,綠證國際互認積極推進,綠色電力消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同時,受供需不協同影響,目前,綠證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嚴重低估。

《意見》重點針對目前綠證市場需求不足、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嚴重低估的問題,以構建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爲核心,在提出2027年、2030年綠證市場建設目標基礎上,從市場供給、消費需求、交易機制、應用場景、綠證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17條可操作可落地的相關措施。

2024年全國核發綠證47.34億個

自2017年啓動綠證認購制度以來,我國對可再生能源環境權益機制的探索不斷深入,綠電、綠證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2024年全國核發綠證47.34億個,同比增長28.36倍,其中可交易綠證31.58億個。雲南、內蒙古、四川等8省(區)綠證核發數量均超2億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3.79億個。

2024年全國綠證交易規模實現翻兩番,交易綠證數量達4.46億個,其中綠證單獨交易2.77億個,以跨省交易爲主;綠色電力交易綠證1.69億個,以省內交易爲主。全國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約5.9萬個,同比增長2.5倍,消費主體遍佈全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是綠證交易的主要地區,合計購買綠證數量超過全國的一半。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綠證累計交易5.53億個。

潘慧敏表示,隨着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我國綠證基本實現核發全覆蓋,交易規模和用戶數量快速擴大。接下來,《意見》將穩定綠證市場供給。建立按月批量自動核發綠證機制,原則上當月完成上個月電量對應綠證核發。同時,提升綠色電力交易規模,推動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參與綠色電力交易;規範綠證覈銷機制,完善綠證全生命週期閉環管理;推動綠證在全國更大範圍內自由流通、優化配置。

根據《意見》,接下來我國的綠證市場交易制度將分“兩步走”。到2027年,綠證市場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相結合的綠色電力消費機制更加健全,綠色電力消費覈算、認證、標識等制度基本建立,綠證與其他機制銜接更加順暢,綠證市場潛力加快釋放,綠證國際應用穩步推進,實現全國範圍內綠證暢通流動。到2030年,綠證市場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社會自主消費綠色電力需求顯著提升,綠證市場高效有序運行,綠證國際應用有效實現,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合理體現,有力支撐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至於具體如何完善綠證綠電交易機制?潘慧敏表示,國家能源局擬從價格、時間、空間、品類等四個方面進一步優化完善綠證綠電交易機制,推動交易機制更加靈活多樣,更好滿足用能單位多樣化用能需求。

其中,在空間尺度上,接下來將推動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證交易體系,實現綠證在全國範圍內的合理流通和優化配置。鼓勵各地通過綠色電力交易形式落實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有效擴大跨省跨區供給,解決當前跨省跨區綠電交易組織難度大的問題,更好滿足用戶跨省跨區綠電交易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統一綠證市場的形成也讓綠證價格越發透明。隨着綠證市場化程度的推進和核髮量的激增,綠證價格呈逐年降低趨勢。根據國家電網數據,在國家電網經營區域,2022年綠證交易均價28.10元/張,2023年交易均價爲19.22元/張,2024年上半年交易均價9.6元/張。而到了2024年底,綠證市場價格驟降到了0.9元/張。

潘慧敏表示,接下來將加強在交易價格上的引導,進一步健全綠證價格形成機制,加強單獨交易綠證和綠色電力交易對應綠證的價格監測,研究建立綠證價格指數,引導綠證價格在合理水平運行。組織電力交易機構指導用戶合理形成綠色電力交易中的綠證價格。

此外,國家能源局還將通過支持代理機構參與分佈式新能源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和交易,穩步推動分佈式新能源發電項目參與綠證交易。推動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將存量水電綠證劃轉至用戶。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動分佈式新能源就近聚合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研究推動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等跨省跨區電量參與綠色電力交易,更好促進基地項目有效消納。

對鋼鐵等行業提出綠電消費要求

綠證價格不斷走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需不協同影響。

“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嚴重低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去年對電解鋁行業提出綠色電力消費比例要求基礎上,今年擬對更多行業提出綠色電力消費佔比要求並使用綠證覈算。落實能耗雙控向碳雙控全面轉型要求,在使用綠證做好今年節能評價考覈指標覈算基礎上,研究綠證納入碳排放雙控考覈的具體辦法。

《意見》中也明確,將進一步激發綠證消費需求。建立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依法穩步推進綠證強制消費,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並使用綠證覈算。

特別是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和數據中心,以及其他重點用能單位和行業提出了綠色電力消費比例目標要求,到2030年原則上不低於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平均水平,特別是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在8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電爐鋼分會在2月28日正式成立,標誌着我國電爐鋼產業邁向更加規範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發展新階段。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爐鋼佔比在10.5%左右,與28.4%的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發展空間巨大。加之中國廢鋼資源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等基礎條件正在建立,各地也相繼出臺支持政策,隨隨着“短流程鍊鋼”佔比提升逐步,鋼鐵行業電力需求結構也將加速向綠電傾斜。

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副司長高波在會上表示,面向“十五五”算力資源發展需求,將進一步激發數據中心綠證消費積極性,強化數據中心綠電供給。力爭在2025年實現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佔比達到80%的目標,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