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暫停採購鐵礦石 BDI連四跌、海岬船運價跌2成
這場全球最大買家中國的中礦資源集團,對上全球最大賣家澳洲巨頭必和必拓的商業談判,被散裝航運圈暫定爲短期影響。根據外媒報導,必和必拓以涉及商業事務爲由拒絕評論;市場傳出,雙方簽訂新約卡在價格談不攏,將影響目前發往中國的散裝船航行數量與運價。
裕民(2606)、中航(2612)等散裝航商指出,BDI指數近四日連續性下跌,且跌幅擴大,跟中國暫停採購BHP事件與中國黃金週放長假都有關,不排除中國利用這段期間拖延談判,加上中國投資西非幾內亞西芒杜鐵礦石即將在今年底投產,讓中礦資源集團更有底氣上談判桌喊價。
西芒杜鐵礦石估計11月投產,第一個月產出約50萬噸,可能要到2、3年後才能達到計劃年產量1.2億噸,屆時將足以打破澳洲數家礦山的地位。但在此之前,中國可能無法很快找到替代來源,BHP這麼大的量也沒有人吃得下,因此業界認爲,BHP與中礦資源集團簽訂新的採購合約,只是價格與時間的問題。
市場研判,中礦資源集團這回硬起來,是要爭定價權。選在這個時間點與當前國際經濟情勢有很大關係,除了幾內亞西芒杜鐵礦石即將投產,中國基礎建設與房地產進入下行週期,鋼鐵需求大幅下滑,鋼廠徘徊在盈虧邊緣,加上中國反內卷,鋼鐵需求還有很大下修區間。
中國爲提升在全球鐵礦石市場話語權,在2022年成立中礦資源集團,代表約20家中國大型鋼鐵企業集中採購原材料,希望改變全球鐵礦石市場的權力格局。此前,中國鋼企因爲分散採購,很難對抗國際賣家的定價權,長期由必和必拓、力拓(Rio Tinto)、淡水河谷(Vale)等鐵礦石巨頭主導。
根據Clackson統計,中國2024年進口鐵礦石,必和必拓、力拓各佔23%,其次是FMG佔16%,三大澳洲礦業巨頭位列中國鐵礦石前三大賣家。
受到中國暫停採購必和必拓鐵礦石消息面影響,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在1日報價下跌7.22%至1,980點,除了輕便型船上漲0.51%之外,其他船型都走跌,海岬船日租金下跌3,437美元至23,968美元,巴拿馬型船日租金下跌464美元至15,521美元,超輕便型船日租金小跌57美元至18,537美元,輕便型船日租金上漲78美元至15,47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