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閱兵夯 多家臺媒搶不到採訪證

爲紀念對日抗戰80週年,中共閱兵儀式3日在天安門登場。圖爲參閱隊員進行訓練。(新華社)

爲紀念對日抗戰80週年,中共閱兵儀式3日在天安門登場,但由於報名太過熱門,今年有多家臺媒、港媒和外媒記者未能申請到採訪證。長安大街沿線的民衆與商家,已連續多個週末忍受交管與維安升級的不便。大量餐廳被迫提早打烊,公車改道、地鐵停運影響民衆出行。有趣的是,本地市民縱使有抱怨,但自豪於「躬逢其盛,與有榮焉」,只能說點滴冷暖各自在心頭。

採訪閱兵的報名,早在7月底就已經截止。受限於現場可容納的採訪記者人數臨時限縮,至少5名現任的臺媒駐京記者成爲遺珠之憾,而臨時從臺北派來出差的媒體記者則幾乎全數上榜。此外,港媒、外媒也有不少記者報不上名。

閱兵分列式在8月週末多次彩排,北京市多處畫出交管區。澳洲人Dawson在北京的國際學校任教,平常習慣外食,但8月的週末找不到食物,「因爲住在管制區裡,街邊餐廳全都大門深鎖,點了外賣,外送員想盡辦法要送進來,也不得其門而入。在逾時30分鐘後,只能無奈退單。」

打開家裡只有啤酒的冰箱,飢腸轆轆的Dawson餓得眼冒金星,只能向鄰居求救。鄰居Sam是在金融街工作的分析師,習慣每個週末用手機APP買菜,沒想到當天下單時,APP跳出提示,「由於交管原因,商品將於明天送達,請謹慎購買」。此時Sam想起還剩幾袋泡麪和罐頭,成爲兩人的救命稻草。

在建國門外大街雙子座大廈裡上班的老劉說,「8月每個閱兵彩排的週末,大樓內不得容留任何人,避免民衆拍攝到畫面外流」。他還看到有軍事迷蹲守路邊,想要搶先看看「國之重器」,也被公安強制勸退,保持路口淨空。

老劉還稱,聽朋友說,越靠近天安門的大樓,維安管制越加嚴格,「光是8月,公安就巡了幾次,辦公室裡的剪刀、美工刀等金屬鋒利物品一律收繳,只能等閱兵再發回。」

在國貿商城裡開餐廳的老闆高橋桑,每次聽到爲配合閱兵彩排,商場必須提早下午2點即打烊,只能強迫自己深呼吸,「週六是人潮最熱鬧的時候,因爲不能做生意,每次都少了人民幣好幾萬元的營業額。」長澤桑說,住處附近有好幾家居酒屋,也因彩排無法營業,但入夜後竟燈火通明,「營造商家生意沒受到影響的假象,真的很有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