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消費變了!陸文旅部長:花錢非需要 因高興、熱愛
大陸文旅部部長孫業禮11日在人大閉幕會後的部長通道表示,大陸民衆對於文化和旅遊消費的需求在不斷升級。過去消費的是實物,現在主要消費的是服務。記者黃雅慧/攝影
大陸近年文旅消費市場產生變化,有業者能盈利,但也有業者處於虧損,對於該現象,大陸文旅部部長孫業禮11日在人大閉幕會後的部長通道表示,大陸民衆對於文化和旅遊消費的需求在不斷升級。過去消費的是實物,現在主要消費的是服務,過去看重的是產品的實用價值,現在更看重產品的文化品質,看重它的審美價值、情緒價值。
「過去是爲了需要買單,現在主要是爲心情買單,我花錢不只是因爲我有需要,更主要的是因爲我高興、我熱愛」孫業禮說,凡是適應人民羣衆消費需求升級的情況,不斷推出新產品、新設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這樣的企業盈利情況就會好一些。
孫業禮舉出大陸文旅幾個賺錢的案例:比如大陸國家博物館去年推出了一款鳳冠冰箱貼,半年下來賣了80多萬個;雲南去年「旅居雲南」項目人數達到389萬,平均旅居的天數是80天,這將近400萬人80天的旅居消費,保守估計也得有人民幣四五百億;此外,他提及一些文化、旅遊和科技結合推出的新的作品、新的產品,像現在有些城市推出的沉浸式體驗、沉浸式演出,投入並不多,但票價很高,很受歡迎,也很賺錢。
孫業禮表示,大陸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額(GDP)比重分別都超過4%,不到5%,還有廣闊空間,而該數據在發達國家的佔比超20%。
孫業禮表示,當下制約大陸經濟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費不足。「怎麼擴大消費呢?文化和旅遊可以說是大有可爲。文化和旅遊消費羣體多元、場景豐富、鏈條很長,可以說幾乎沒有增長的天花板」他說。
對於把文旅產業培養成支柱產業,孫業禮提及要在幾方面努力:一是把文旅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相銜接;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快培育新的業態,比如低空觀光、海洋旅遊、沉浸式體驗等;四是優化營商環境,規範市場秩序,預計採取專項行動打擊「強迫購物」。
據孫業禮公佈數據,大陸規模以上的文化及相關的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兆元,年增約6%。文旅部門審批備案的經營主體有31萬家,年增約4.7%;去年大陸國內旅遊規模達到了56億人次,年增近15%,大陸國內旅遊花費人民幣5.7兆元,年增超過17%;去年入境旅遊大概人次是1.32億,在大陸國內花費超過900多億美元,近1,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