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舊換新」發威!上半年帶動12.6兆商機 惠及4.3億人

截至7月25日以舊換新政策惠及逾4.3億人次大件家電受青睞。(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6日報導,大陸「兩新」是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與「兩新」密切相關的消費品製造業、裝備製造業等投資都實現快速增長。截至7月25日,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帶動相關商品銷售額超3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12.6兆元),惠及超過4.3億人次。

大件家電越來越受青睞,這是多地家電以舊換新消費中出現的新趨勢。在貴州赤水一家家電賣場,暑期家電銷售小高峰讓銷售員和送貨員十分忙碌。

在貴州赤水,全市上規模的家電賣場有近20家,其中不少賣場店面都在今年重新裝修。

家電賣場負責人丁明偉說,有了「國補」政策後,整體銷量比往年翻了一倍。大尺寸電視、大尺寸嵌入式冰箱,以及洗烘套裝、全屋淨水這一類能夠提升生活品質家電,整體銷量初步統計提升20%左右。

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縣域家電市場加速提檔升級,「大尺寸、大容量」家電成爲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品類。據統計,98寸以上大螢幕電視銷售同比增長43%,搭載淨味除菌功能的550L以上大容量冰箱銷售同比增長89%。智慧化家電也成爲市場新寵。上半年,5000元以上空調中,AI產品銷量佔比超60%,智慧煙竈套裝、掃地機器人銷量同比分別增長76.7%、92.5%。

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分三批下達231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以舊換新。各地不斷優化以舊換新政策流程,確保補貼及時兌現。黑龍江省大慶市創新開發了智慧識別比對程序,審覈效率大幅提升。

大慶市商務局商務服務和投資促進中心科員王賀明表示,以往是三到五分鐘審覈一個人,現在一到兩分鐘可以審覈20個人,全都是系統來判斷。

以舊換新政策在帶動產品銷量增長同時,還能推動上游製造企業不斷升級反覆運算,讓消費端與生產端形成良性互動。

走進常州市新北區一家電動車製造基地,十多條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抓緊生產,一輛兩輪電動車從零部件組裝到最終整車下線,會經歷125道工序,平均30秒就能生產至少一臺電動車。

電動車企業華東製造基地負責人仲榮稱,今年銷售火爆主要得益於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消費潛能,緊緊抓住年輕消費羣體新需求,在智慧化上下功夫。比如,通過手機藍牙可以實現無鑰匙啓動;導航地圖直接投屏到儀表板上,這些智慧化的功能都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不僅直接推動了電動自行車銷售節節攀升,電池、電機等配件也在「向新反覆運算」。浙江長興是大陸全國電動自行車電池的生產大縣,在這家電池企業的倉庫門口,幾輛大貨車已經排起了長隊。

浙江超微電源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方傑表示,跟大陸國內龍頭電瓶車生產企業都有合作,客戶訂單很多,而且一直在催發貨、供貨。

今年,企業生產流水線上多了很多這樣自動化機器人,電池殼體、極板等零組件在機械臂的精準操作下快速組裝,效率大幅提升。

商務部平臺數據顯示,政策帶動下,超千萬輛老舊電動自行車更新爲符合最新大陸國家標準車輛,鉛酸電池動力車輛佔比達87.5%,安全導向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