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鴨子划水 專家曝美才該飆升軍費 不然大戰爆發就慘了

美國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 Class)飛彈巡洋艦「聖哈辛托」號(USS San Jacinto)甲板上的「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發射器。(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不斷要求盟友,要增加軍費,分擔防務責任。而他喜歡龐大的整數,已認可動用1兆美元(約32兆臺幣),作爲美國國防預算。

政論家洛瑞(Rich Lowry)11日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發表評論說,這是正確的想法,而且很快還需要更多。無論具體情況是否有必要,只要總統認爲需要,就會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而美國的防禦狀況確實面臨危機。

雖然五角大廈尚未從冷戰後的裁減,還有歐巴馬時期的限制支出中恢復,但外部威脅卻有增無減。而在最壞的情況下,這種脫節可能導致美國在一場大戰中吃敗仗,並喪失大國地位。

大家一直忽視了美國建國之初,就有的關鍵戰略思想,那就是唯有實力才能止戰。猶如美國前總統亞當斯所說:「擁有和平的最可靠保證,就是做好戰爭準備。」

五角大廈一直面臨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伊格蘭(Mackenzie Eaglen)所謂的「厄運循環」(doom loop)。要是薪資上漲不受限制,而文職人員的數目又從不減少,那軍火投資就會受打擊。她寫道:「延遲現代化導致軍隊規模縮小、戰力降低,在大多情況下成本甚至更高。裝備愈老化,成本就越高,因爲裝配線會關閉,零件會損壞,都需要更換。」

當美國原地踏步時,敵人一直在增強實力。烏克蘭鷹派人士大肆宣揚,戰爭如何削弱了俄軍。然而,在最近的國會證詞中,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SACEUR)卡沃裡(Christopher Cavoli)說,俄軍比戰爭開始時還要壯大,前線60 萬俄軍大概是最初入侵部隊的兩倍。

俄羅斯正在按計劃,汰換至今在戰爭中損失的所有武器系統,並年產1,500 輛坦克、3,000 輛裝甲車和 200 枚「伊斯坎德」(Iskander)彈道和巡弋飛彈,但美國1年只生產 135 輛坦克。

至於北京,伊格蘭說,中方的軍費在近30年間,每年增加了約 9%。而她的研究顯示,實際數字可能比公開承認的高3倍。她指出,「中國現在不僅有世上最大的海軍,還有世上最大的陸軍、空軍和戰略火箭軍」。

洛瑞指出,有鑑於這一切情況,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增加軍費支出,並如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所說的,將這1兆美元「明智地用以提高殺傷力和戰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