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評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雙方定下交往合作路線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週訪問英國,13日在倫敦出席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新華社)
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13日在倫敦舉行,就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達成了共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稱,這爲中英定下交往合作路線圖,將對中英關係重啓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啓程訪問英國,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舉行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這是中英時隔7年再次舉行戰略對話。另據路透報導,這也是中國外交部長10年來首次正式訪問英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4日介紹情況說,訪問明確了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雙方將舉行中英能源對話、科技創新合作聯委會會議、教育部長磋商,加快籌備舉行中英經貿聯委會、衛生、產業合作等機制性對話,打造金融服務、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合作亮點,深化全球治理、發展夥伴、應對氣變、網絡安全等合作。」
「成果體現了中英雙方切實的需求,基本上重建了重要領域的對話合作機制,對於中英關係重啓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歐盟研究中心特聘專家李冠傑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你來我往纔是中英關係的常態,可以預見,雙方在前沿科技領域會有很多合作,這對雙方都有益處。
李冠傑進一步分析說,具體來看,前三項明確是英方關切,是英相施凱爾領導的英國政府對華接觸的表現形式。後三項是務實合作的核心領域和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領域。對於英國制定對華政策發揮重要作用,更有利於雙邊關係健康發展。
《環球時報》記者關注到,在本次中英戰略對話中,雙方都提到了加強戰略溝通的必要性,以及支持開展更多高層交流。王毅說,中方視英方爲重要戰略伙伴。拉米表示,英方致力於發展長期穩定、成熟、有力的對華關係,願同中方加強高層交往,開展建設性對話和各領域務實合作。
路透報導稱,13日,英國首相施凱爾會見了到訪的中國外長。「他(指施凱爾)強調,他打算在英國和中國之間建立一種連貫的、相互尊重的關係……包括深化貿易、投資和其他互利領域的合作。」報道援引施凱爾發言人的介紹稱,施凱爾還表示,「作爲英國政府致力於與中國保持穩定和定期接觸的一部分,英國將始終在雙方觀點不同的領域進行坦誠接觸。」
中方的表態受到外媒關注。「中方願同英方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鞏固雙邊關係企穩向好態勢,深化拓展基礎設施、經貿投資、清潔能源等各領域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路透援引中國外長的發言稱。外媒認爲,這表明中方願與英國繼續改善關係。
去年7月執政的英國工黨政府已將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作爲其主要外交政策目標之一。香港《南華早報》提到,施凱爾領導的政府一直表示將奉行基於「合作、競爭和挑戰」的對華政策,這與前保守黨政府將中國視爲對英國「劃時代的系統性挑戰」的觀點截然不同。
英國國內也有聲音敦促政府開展對華交往。《南華早報》援引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院院長克里·布朗的觀點稱,英國應該認真考慮與中國進一步開展經濟交往,因爲中國已經推出超越技術競爭對手的人工智能模型,「英國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形勢岌岌可危,而中國顯然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機遇,即使我們不抓住這些機會,至少也要看一看。」
在修復關係期間,英國外交大臣、財政大臣先後訪華。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13日還稱,3名消息人士透露,唐寧街正在制訂施凱爾訪華的計劃,若能成行,將是英國首相7年多來首次訪華。
對於中英未來是否可能展開更高級別的對話,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現階段推動的各領域各層級對話機制逐漸恢復,雙方推進務實合作,等到產生合作成果、中英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有更多說服力之後,例如英國首相訪華等兩國間更高級別對話的環境和基礎將會更好、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