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需求大幅下滑 讓德國從出口冠軍跌成歐洲病夫

中國多年來一直是德國汽車與工業產品最大進口國,去年中國需求大幅下滑,德國立即從出口冠軍跌爲歐洲病夫。圖爲德國寶馬汽車在中國遼寧生產線。(圖/新華社)

中國近幾年經濟成長趨緩,對外國商品需求也大幅下滑,長期是德國商品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在2024年從德國進口額下滑1%,美國再次成爲德國出口商品的最大買家。受到影響最大的是知名的德國汽車工業,中國需求下滑讓德國這個歐洲出口冠軍跌落爲歐洲病夫,經濟前景堪憂。

《德國之聲》報導說,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7日公佈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製造」產品出口總額下降1%,達1.5597兆歐元,進口總額降幅2.8%,爲1.3185兆歐元。美國則超越中國成爲是德國出口最大的接收國,並取代中國成爲德國最大貿易伙伴,主要原因來自中國的需求快速下降。

《德新社》分析說,中國猛烈的擴張性工業政策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徵收關稅,都給德國出口經濟帶來壓力。

報導說,德國出口產品最重要的接收國是美國。2024全年來看,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714億美元。德國對美出口額達到1634億歐元。這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首次取代中國成爲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外貿專家格恩(Klaus-Jürgen Gern)表示,德國從中國的進口額最高,達1572億歐元,德國向中國的出口額爲906億歐元,出現巨大的貿易逆差。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內需疲弱,加上過去進口的德國產品已更多轉爲在大陸本土生產。此外,德國企業也增加在中國生產的力度,例如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今年這一趨勢也將繼續,也是影響德國對華出口的因素之一。

報導說,德國批發、外貿與服務業聯合會(BGA)仍認爲,2024年對德國外貿來說是「失落的一年」,2025年的前景預測也不樂觀。有8成出口商預計,今年的出口數量、金額將繼續回落。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預計,受影響最大的是德國汽車工業。此外,一年多來,金屬工業的前景展望也爲負面。德媒不禁感嘆道:「從出口冠軍到歐洲病夫,德國經濟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