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唯有和 臺灣纔有出路
臺中市長盧秀燕率團出訪澳洲,9日出席布里斯本僑胞歡迎晚會發表演說;圖爲盧秀燕(右)與布里斯本市長施林納(左)會面,雙方就公共交通等議題交流。(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長盧秀燕9日在布里斯本以「唯有『和』,臺灣纔有出路」爲題發表演說,她表示,世界局勢變動快速,唯有彼此多瞭解、互動,才能守住和平與穩定。她的演說獲致僑胞熱烈喝采,盧秀燕的澳洲行被視爲角逐國民黨黨主席及2028總統大選的重要起手式。藍委一致肯定,無論跨黨派合作或推動社會和諧,「和」始終是盧秀燕的政治核心信念。
盧秀燕5日深夜率團前往澳洲訪問,此行除拜會新南威爾斯州議會、布里斯本市政府及市議會外,也安排參訪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雪梨會展中心、布里斯本會展中心、昆士蘭州立圖書館等場館吸取營運管理與經驗,預定11日清晨搭機返抵臺灣。
結束取經行 今日清晨返抵臺灣
9日晚間,她出席布里斯本僑胞歡迎晚會,以「家人」稱呼在場逾百位僑胞。她以「唯有『和』,臺灣纔有出路」爲主題發表演說,介紹臺中在經濟、建設與國際交流的成果。
盧秀燕說,在世界局勢變動快速的今日,唯有彼此多瞭解、多互動,才能守住和平與穩定。在地球村時代,臺中是關鍵國家的關鍵城市,以地方政府之力持續推動城市外交,敞開雙手與世界交朋友。盧秀燕演講結束後,熱烈掌聲歷久不歇,不少僑民甚至說「好想搬回臺中定居」。
對於僑胞關心的國際局勢,盧秀燕引用佛光山星雲大師的「五和理念」: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以及世界和平。她指出,五和是從自身做起,逐步推展到家庭、人際、社會、世界,最終達到和平,這應是從政者應有的信念。「唯有『和』,臺灣纔有出路」,她期盼未來無論是市政或國際交流,都能在和諧、和平的基礎上持續前行,爲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盧展現領袖氣度 藍委一致肯定
盧秀燕的演說緊扣時事,展現政治領袖氣度。國民黨臺中市立委黃健豪說,近期國內外動盪多,盧秀燕的發言,深具感觸,無論是社會和諧、政黨合作或世界和平,都是人民的共同期盼。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表示,面對動盪的國際局勢和經濟挑戰,盧秀燕提出的「和」是臺灣未來的關鍵。首先是和平的「和」,避免成爲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其次是和氣的「和」,內部團結共度難關,外部友善合作拚經濟。以和平爲盾牌,以智慧與和氣爲臺灣開路,纔是真正的愛臺灣。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表示,世界和平是普世價值,「和」已成國人最大期盼;近年戰爭、經濟衝擊及國內政治動盪讓大家深有感觸,期待「和」能落實,好好拚經濟、安居樂業。盧秀燕在臺中執政期間,不僅市政建設有成,也促進朝野溝通,讓臺中市民真切感受到「和」的力量。
美關稅衝擊 擬帶廠商出國拓點
盧秀燕2018年底上任臺中市長以來,2019年赴歐洲訪問10天,之後遇到疫情,直至2024年才恢復出訪,2024年4月到新加坡,7月前往美西城市交流,今年2月更赴日本拜會東京都、名古屋市政府,也考察日本鐮之谷球場、札幌巨蛋、名古屋巨蛋、東京巨蛋等場館與周邊附屬設施。國民黨臺中市議會書記長李中表示,美、日與新加坡都是臺灣重要盟友,具有重大意義。
訪澳後,盧秀燕是否還有其他出訪計劃?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只要和臺中有姊妹市的國家都有可能,包括很多歐洲國家,尤其最近遇到美國關稅衝擊,臺中許多產業皆希望可以分散市場,盧秀燕不排除會帶着廠商一起出國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