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出席三三會 交流國際經貿局勢拚經濟心法

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今天在臺北美福飯店舉辦例行月會,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右)邀請臺中市長盧秀燕(左)出席專題演講。聯合報系記者許正宏/攝影

臺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受邀出席三三會7月例會表示,臺中經濟雖繁榮,但臺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爲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等國際經貿危機困境。

臺中市政府發佈新聞稿說明,「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今天舉行7月例會,盧秀燕受邀專題演講,以「臺中繁榮模式 拚經濟心法」爲題進行分享,吸引逾140名會員到場聆聽交流,場面熱絡。

盧秀燕在會中介紹臺中經濟繁榮的優勢,包含9大產業重鎮所在、產業多元發展、天然資源充沛、優質人才等,接着切入當前國際經貿挑戰議題,包括關稅、匯率、能源等困境,強調輕政治、重民生,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纔是拚經濟的不二法門。

盧秀燕認爲,臺中經濟雖繁榮,但臺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爲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3大國際經貿危機困境,正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理想的美國關稅稅率應在10%、匯率升值則不宜超過5%,而且關稅與匯率不能同時衝擊,否則將重創產業,更強調當前局勢下,政府要積極談判、也應積極溝通提供腹案,安定人民和企業。

對於會中有企業代表提問「普發1萬元」看法時,盧秀燕迴應說,不用因爲普發新臺幣1萬元是反對黨提的,政府就先豎起寒毛,政府應該先問民衆「大家想不想發這1萬塊?」也不用去設想民衆是要去買冰箱還是買遙控飛機,只要跟民衆對話就好,做民衆想做的事情,這就是「聆聽民意」,這就是「專業」。

盧秀燕強調,政府做事不難,政府的能力也不會不夠,但是「同理心態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