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停運引“回憶殺”,懷念亦是期許
原標題:《旅行青蛙》停運引“回憶殺”,懷念亦是期許
李戈
據2月25日中新社報道,日前,曾風靡一時的遊戲《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發佈公告稱VIVO服務器將在4月19日終止運營,這引發網友熱議。該遊戲以其獨特的“佛系”玩法和清新畫風,讓無數玩家沉浸其中,被稱爲“蛙兒子”的小青蛙甚至成爲許多人生活中的一份牽掛。上述消息引發玩家懷念與感慨:“天啊,時代的眼淚!”“已經是好多年前的遊戲了哎”……
《旅行青蛙》上次在大家的朋友圈瘋狂刷屏,或許還是在2018年。玩家一定都對這個界面印象深刻:一隻大眼睛的小青蛙獨自居住在一個石頭洞裡,庭院中種着一片三葉草,屋內則是木頭做的小閣樓。它最大的愛好是旅行,走走停停,遊遍各地的風土人情。
一款爆火的遊戲必然在某些時刻深深吸引過玩家,因此,當它退出歷史舞臺或換一種方式與大家見面時,往往會引發一波“回憶殺”。類似情況以前也時有發生。比如曾經的人人網、天涯社區、開心網,以及全民遊戲“炫舞”“偷菜”“搶車位”等,這些輝煌一時的網絡產品,如今都淡出了大衆視野。網上每每有人提及,都能引發一系列“考古潮”和“回憶殺”,紛紛感嘆“我的青春結束了”“還會有這麼好的產品嗎”……
互聯網經濟視角下,社交平臺也好,遊戲也罷,其興起衰落不僅是技術迭代和市場競爭的結果,也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然而,當這些曾經陪伴我們度過無數時光的“老朋友”逐漸離去時,我們懷念的、期許的究竟是什麼?
是那些簡單而純粹、沒有勝負焦慮的快樂。以《旅行青蛙》爲例,玩家只需爲青蛙準備好行囊,等待它寄回明信片和土特產即可。正如遊戲製作人所說:“我們希望玩家之間不要競爭、搶奪,大家能夠按照個人的步調悠閒地遊玩、享受遊戲。”這種輕鬆的氛圍,與當下快節奏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
是曾經陪伴我們的青春記憶。很多令人懷念的“古早”網絡產品,是不少人分享生活、交流情感的平臺。如同人人網、天涯社區等承載了80後、90後的青春歲月一樣,我們懷念的是那些曾經一起“偷菜”的日子,是在校園裡留下歡聲笑語的青春時光。
這類懷念的本質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人們更希望未來的互聯網產品,不僅能帶來新鮮感,還要更能觸動人心,像《旅行青蛙》一樣,成爲生活中的溫暖陪伴、情感寄託。人們也期待未來的社交平臺能多一些純粹,成爲情感交流的港灣,而不是被快速消費的工具。
在數字時代,互聯網經濟業態下的各類產品新陳代謝速度快,一些產品的興起和落幕,都在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些連接過彼此情感、觸動過人們內心深處的探索與實踐,永遠值得銘記。這或許是我們懷念這些“時代的眼淚”的深層原因,更是未來相關產品研發運營的某種啓示——美好的事物,總會在人們心裡佔有一席之地。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