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挾稀土自重?專家:臺灣正盤點與他國合作可能性
臺灣做過盤點,某些稀土原料確實高度依賴中國大陸,政府正在找尋其他管道,尋求和澳洲、東南亞合作的機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陸挾稀土自重,經貿專家徐遵慈:臺灣正在盤點與他國合作可能性。(藍孝威攝)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戰無差別攻擊,中國大陸也有殺手鐗,立刻限制稀土出口,讓美國相關產業叫苦連天。經貿專家徐遵慈透露,臺灣做過盤點,某些稀土原料確實高度依賴中國大陸,政府正在找尋其他管道,尋求和澳洲、東南亞合作的機會。此外,臺灣加入CPTPP被大陸卡住,徐遵慈建議,應主動尋找新的合作管道,例如FTAP(亞太自由貿易區),儘早做出新的打算。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特別是高新技術工業的重要原料,如軍事裝備方面一些精確打擊武器,一些汽車零部件和高科技產品,都依賴用稀土金屬製造的零組件。在美中談判關稅時,讓中國大陸放寬稀土出口管制,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政大國關中心今天(21日)舉行「賴總統執政週年的美中臺關係評估與展望座談會」。出席與談的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在回答現場觀衆提問時表示,美國要求中國大陸放寬稀土管制,「事實上要怎麼落實?大陸手中握有這麼重要的稀土,絕對會把它當成非常重要的談判工具,看起來大陸願意放寬給陸商或外商,但事實上看這兩天的新聞,相關廠商還真的是沒有辦法取得。」
徐遵慈指出,美方對稀土有大量的需求,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對格陵蘭興趣濃厚,也都是跟關鍵礦物有關,「牽涉到臺灣的部分,政府實際上在幾年前曾經做過盤點,臺灣的關鍵礦物對外國依賴的情況,發現我們不只是某一些產品高度依賴中國大陸,某些產品更是高度依賴澳洲,甚至是高度依賴某一個東南亞國家。」
徐遵慈表示,由於臺灣缺乏稀土資源,因此政府正在籌劃,希望能夠跟關鍵礦物的生產國合作,「包括澳洲或其他東南亞國家,我就不要講國家名稱,臺灣希望在資源合作或者技術發展上,未來和它們能夠進行合作。」
其次就是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議題。徐遵慈表示,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就不用談了,從蔡英文政府開始就沒有興趣加入,並不是受到別人排擠,「臺灣一直鎖定想進去的是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雖然理論上是衆望所歸,臺灣相關的法規也都符合,但無奈的是,我們是被中國大陸卡住,而且短期內不會改善,未來幾年可能也會被中國大陸卡住。」
徐遵慈建議,如果這兩個區域經濟組織都無緣參加的話,接下來臺灣可能就必須在CPTPP之外,另外尋找新的合作管道,例如FTAAP(亞太自由貿易區)。在APEC成員當中,如果扣掉香港、俄羅斯、巴布亞紐幾內亞,「什麼組織、什麼機制都沒有參加的,就只剩下美國跟臺灣了,所以我們必須要趕快做新的打算。」
另外就是「新南向」。徐遵慈說,昨天賴總統澄清了一件事情,就是「脫中入北」只是學者的論述,這件事讓很多人都感到稍微放心,因爲臺灣的供應鏈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其實是大量放在新南向國家,「如果我們沒有真的要『脫中入北』的話,這些已經有合作的國家,應該都要增加各種各樣的合作,過去也已經有非常多的合作機制。」
徐遵慈表示,雖然這些新南向國家這幾年來對於一中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嚴格,甚至也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在川普之亂的此刻,其實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希望能夠加強跟臺灣合作,因爲第一他們不希望臺商撤離,第二臺灣還是擁有非常多對他們來講很重要的技術,所以臺灣可以用更彈性的方式,來推動與東南亞國家的務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