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蟹保育漏洞 高美溼地隱憂
高美溼地是臺中市重要生態地標之一,也是全臺百大動物路殺熱點之一。(馮惠宜攝)
臺中市議會20日進行財經業務質詢,多名議員關注臺中列入全國「動物路殺熱點」的3處路段,其中高美溼地陸蟹不僅面臨人車路殺威脅,近年還屢傳有外籍移工大量捕捉,因現行法規僅限溼地保護區內禁止捕捉,導致保育區內的陸蟹可能在離開保護區後遭捕捉。農業局長張敬昌指出,將再研議修正法規。
市議員王立任、謝志忠、黃守達、張玉嬿指出,根據「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公佈,全國百大路殺熱點中,臺中共有3處上榜,分別爲大雪山林道(蛇類)、國道1號周邊(白鷺鷥)及高美溼地(陸蟹)。
王立任指出,陸蟹具有陸地生活、海中產卵的生態習性,高美溼地陸蟹爲繁殖須「走陸路」回到海邊生產幼體,期間便會穿越道路。一旦離開保護區,因無法規可管,不少外籍移工趁機捕捉,「在保護區裡被保護,走出保護區就變成獵物」,形同保育黑洞,且陸蟹族羣若逐年減少,最終將破壞整體溼地與沿岸的生物鏈與生態穩定。
王立任也指出,爲解決路殺及捕捉問題,除了研議法規,應加強宣導與深化生態教育,新北市自2018年起推動「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從校園紮根環境教育,讓學生了解陸蟹遷徙、生態需求與路殺危機,迄今已有逾1200名學生參與,成功將保育意識擴散至社區與用路人。
此外,目前已有業者將路殺熱點結合導航系統提醒用路人,有助減少誤撞。他呼籲市府應整合科技、防治工程與教育宣導,強化在地執法與巡查,避免「紙上保育」淪爲常態。
4位議員呼籲市府比照新北模式,儘速修補法規漏洞,將高美溼地周邊也列入禁止捕捉範圍,並提升巡查與教育強度。張敬昌表示,將持續研議相關法規;副市長黃國榮則強調,市府相關局處將共同配合執行後續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