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筱筠解讀遺傳密碼 力求精準可靠
魯筱筠表示,遺傳諮詢師扮演轉譯者的關鍵角色,負責數據分析及報告產出,並將基因資訊轉化爲臨牀醫相關的運用,是醫師不可或缺的情資。(趙雙傑攝)
健保署去年5月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給付,讓更多民衆都能享有精準醫療。在精準醫療中,基因與遺傳資訊是醫師不可或缺的情資,而遺傳諮詢師更是扮演轉譯者的關鍵角色,魯筱筠就是其中一員。
因着對醫學領域的興趣,魯筱筠大學時就讀醫技系,當上醫檢師後,又深入鑽研遺傳學。憑着對檢測技術和數據分析的好奇,踏入了業界,如今擔任行動基因醫學資訊檢測報告處副處長,同時也是一名遺傳諮詢師。
遺傳性的癌症基因,可透過基因檢測及早發現,採取預防性措施。魯筱筠觀察,過去大家對得知遺傳資訊會害怕,擔心知道後,出現心理壓力,這幾年的觀念已有所改變。遺傳性癌症的發生年齡通常比一般癌症來得早,若有家族史,建議要及早確認是否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變異,確定個人帶有基因變異後,再考慮將其他親屬、小孩也帶來檢測。
魯筱筠說,遺傳諮詢師在公司主要的工作是數據分析和報告產出,把基因資訊轉化爲臨牀相關的運用,提供給醫師與受檢者。她所任職的公司專注於與遺傳性癌症相關的基因檢測,一旦檢測出基因變異,這些變異可能會在未來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檢測結果也會與醫師共同討論,並應用於病患的預防措施或治療方案中。
對魯筱筠而言,任何檢測都有極限,但一份精準的檢測報告,對一個家庭的命運至關重要。過去諮詢經驗中,她曾遇過唐氏症家庭,因檢測出現僞陰性,將孩子生下,艱難地把孩子養大。這樣的案例令她反思,報告的準確與否,會影響一個家庭後續的決定,因此她期許自己,要嚴謹地完成每個工作環節,讓檢測報告成爲精準可靠的判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