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三度封殺上海團赴臺賞燈 李明賢批:無益兩岸交流

圖爲臺北燈節主燈「福蛇豆豆」。(資料照片/鄧博仁攝)

上海團赴臺賞燈遭陸委會連三擋,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批:技術性杯葛無益兩岸交流。(藍孝威攝)

臺北市政府申請上海官員赴臺參加元宵燈節,連續三個團都被陸委會封殺,陸委會官員表示,應由觀光小兩會討論後再進行後續安排。臺北市議員李明賢今天(13日)受訪時認爲,陸委會以政治理由技術性杯葛大陸官員赴臺,無益兩岸交流,只會讓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他透露,臺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的議員,計劃三、四月赴上海蔘訪。

馬英九基金會的大九學堂40餘名師生近日赴北京參訪,今天上午參訪亦莊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隨團的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接受臺媒採訪時,談到近日臺北市政府邀請上海市官員赴臺參加元宵燈會,卻發生連續三團的申請均遭陸委會駁回,李明賢直言,賴政府以政治考量優先,對於目前兩岸的大環境確實非常不利。

李明賢表示,兩岸交流過去是民間先行,遇到問題才交由官方協商,現在民進黨政府卻把兩岸觀光當作成談判籌碼、政治籌碼,不利兩岸交流。過去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也是都民間先行,甚至談春節包機的時候,也是通過復委託的方式,而現在民進黨的做法變成一切都是政治性考量優先。

是否擔心臺北和上海的雙城交流未來持續受阻?李明賢表示,臺北市長蔣萬安的立場很清楚,曾明確說過「雙城好,兩岸纔會好」,本來就是多交流,特別在兩岸緊張的時候更需要交流。現在如果兩岸的敵意螺旋持續升高、雙方互相不往來,陸委會官方還硬逼兩岸上談判桌才能開放觀光,這些都不是正面的訊息。

李明賢認爲,陸委會堅持一定要透過小兩會來談開放旅遊,這就是政治思考,以技術性杯葛手段來卡住對方,實在沒有必要。他以這次大九學堂師生訪問北京爲例指出,年輕的一代沒有太多政治上先入爲主的想法,這次遇到北京大學的學生,雙方年輕人互動融洽,「反而是政府很多決策者,包括陸委會都以政治考量甚至選舉考量爲先,把國安當作藉口,其實可以有更多的包容或更開放一些。」

李明賢坦言,他上次到北京還是2008年,已經是17年前的事了,這次來發現這個城市改變很大,進步很多。「以前北京天空是灰色的,現在是藍天白雲,可以知道北京在防治空氣污染或pm2.5所付出的努力。北京地鐵路網總里程今年將達1177公里,再次超越上海。」

「你看到人家城市在進步,你來看看一看,到底哪一些是可以交流學習的?」李明賢舉例,「兩岸彼此的制度不一樣,雙方一定各有優缺點。臺北--上海雙城論壇,上海來學習臺北的垃圾不落地,而大陸在無人支付發展比臺灣快,臺北就可以學習上海。雙方交流就是看到對方的優點,互相借鑑,這纔有幫助。你不能只有看到對方的不好,就把對方的缺點極大化,這就不是交友之道了。」

李明賢表示,臺北市議會的議員都會定期出訪,例如民政委員會接下來3月、4月將赴上海正式公務參訪,「當兩岸官方平臺的互動中止時,民間的交流就更形重要,臺北市議會也是民意的展現,不能說害怕被扣上賣臺的帽子,有疑慮就不交流了。」